[发明专利]一种结构稳定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5873.3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韩飞;刘金水;叶崇;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145 | 分类号: | D01F9/14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王翠翠 |
地址: | 4100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稳定 中间 沥青 基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结构稳定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双亲性有机小分子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表面修饰,接着采用茶多酚处理修饰后的石墨烯,制得功能化石墨烯;
(2)将步骤(1)的功能化石墨烯与中间相沥青预混,得到混合物;
(3)将步骤(2)的混合物加热到熔融状态,采用高速剪切进行分散,制得功能化石墨烯改性中间相沥青;
(4)将步骤(3)的功能化石墨烯改性中间相沥青熔融纺丝,得到石墨烯/中间相沥青纤维生丝;
(5)将步骤(4)的生丝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得到石墨烯增强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所述的双亲性有机小分子为脂肪胺和脂肪酸,其中脂肪胺为十八胺,油胺、十六胺、十二胺、癸胺、辛胺中的一种或几种;脂肪酸为硬脂酸、油酸、软脂酸、亚油酸、月桂酸、棕榈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功能化石墨烯的具体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水溶剂或有机溶剂1中超声处理0.2~1h得到分散液,接着加入双亲性有机小分子,在30~90℃下回流反应5~24h,然后再加入茶多酚,在70~90℃下回流反应5~24h,经过抽滤洗涤后得到功能化石墨烯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1为乙醇、异丙醇、丙酮、苯、甲苯、二甲苯、氯仿、四氢呋喃、环己烷、N, 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预混的具体制备工艺为:将功能化石墨烯超声分散于有机溶剂2中,按照石墨烯掺杂比例加入破碎后过100~200目筛的中间相沥青粉末,持续搅拌混合0.5~3h,然后在60~120℃下除去溶剂,得到预混好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2为四氢呋喃、苯、甲苯、二甲苯、喹啉、石油醚、汽油、煤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功能化石墨烯添加量占中间相沥青质量百分比为0.01%~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熔融混合的具体制备工艺为:在惰性气氛下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加热至260~330 ℃使其变为熔融状态,然后在高速剪切机上以4000~6000 r/min的速度剪切0.5~2.0 h,得到功能化石墨烯改性的中间相沥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石墨烯/中间相沥青纤维生丝的具体制备工艺为:在惰性气氛下将功能化石墨烯改性的中间相沥青加热到280~350 ℃,通过金属喷丝板进行熔融纺丝纺成直径10~20µm的石墨烯/中间相沥青纤维生丝。
9.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8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