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610.0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10;H01H13/12;H01H13/14;H01H13/28;H01H13/66;H01H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凤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一种开关装置,包含一外壳、部分地显露于该外壳的一操作件、推抵该操作件的一弹簧、在该操作件被操作时移位的一可动导体、与该弹簧设于该外壳的同一侧边的一第一接脚、与该第一接脚分别位于该外壳的两侧的一第二接脚、连接该第二接脚且阻值为相异的两个电阻器及处在该第一接脚与该第二接脚之间的两个衔接导体,该第一接脚无论该可动导体是否移位均与该可动导体接触,该两个衔接导体之间不存在跨接彼此的部件,该两个衔接导体中的每一个仅连接该两个电阻器中的一个,该两个衔接导体沿该可动导体的移位路径间隔设置,使得该可动导体在移位之前及在移位之后只接触该两个衔接导体中的一个而形成两个导电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尤指一种借由两个导电路径的阻值差异来区别信号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汽车领域科技技术发展,现今社会对于汽车控制准确度以及驾驶安全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车载开关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现有开关装置为提高信号辨别性多在外部额外连接电阻器,然而汽车内部的组装空间有限,外加电阻器的实施方案造成开关装置所需的装配空间增加,不利于装设。而且,由于现有电阻器裸露于开关装置外,厂商需额外增设电路板以供电阻器安装,同时为确保电阻器的运作稳定度须额外针对电阻器设计或加装其他零件以保护电阻器。
为解决前述问题,现有开关装置多将电阻器设置于装置内部,而开关装置研制厂商为避免电阻器组装于开关装置内部后发生脱落或是无法稳定组接,因此开关装置研制厂商在开关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以固定电阻器的支撑架。然而,现有支撑架虽是以塑料材料制成而可借由塑料射出方式快速成型,但是现有支撑架在制成之后需额外组接电阻器,当前随科技进展虽得以表面黏着式电阻快速实施,但在开关装置内部额外贴上表面黏着式电阻仍是一道不可减少的工序,造成制程时间无法缩短。
另外,现有开关装置多不具备防水的功能,开关装置内部的电子组件具有接触到液体蒸气或液体的风险。若液体蒸气进入开关装置的内部,时间一久即会腐蚀电子组件而造成开关装置的切换灵敏度下降。此外,由于开关装置的体积极小,其内部的电子组件彼此相邻,若有液体渗入开关装置内部,也会导致相邻的电子组件借由液体的传导而导通,进而造成开关装置输出错误的连通状态。因此,若能够使开关装置具备防水的能力,则将使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幅的延长。
再者,现有中国专利CN 105489429A以及CN 204167164U等专利揭露电阻器设置于开关装置内部的技术内容。具体来说,该开关装置的两个电阻器与装置内部的导体连接,该开关装置通过导电片的位置决定导通的回路,该开关装置借由被导通的回路上电阻器的阻值来区别信号。然而,现有开关装置上的该两个电阻器串联设置于同一回路上,一旦该两个电阻器的其一损坏时导致所属回路无法输出具有相应阻值的信号,而该开关装置在该两个回路中未设有该两个电阻器的一者被导通时同样输出不具有阻值的信号,如此一来则造成现有开关无法判断信号上的差异,使得该开关装置无法提供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开关装置易产生无法判断信号差异所衍生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包含一外壳、部分地显露于该外壳以供操作的一操作件、推抵该操作件的一弹簧、在该操作件被操作时移位的一可动导体、与该弹簧设于该外壳的同一侧边的一第一接脚、与该第一接脚分别位于该外壳的两侧的一第二接脚、位于该外壳内并与该第二接脚连接的两个电阻器以及位于该外壳内且处在该第一接脚与该第二接脚之间的两个衔接导体,该两个电阻器的阻值不同,该第一接脚无论该可动导体是否移位均与该可动导体接触,该两个衔接导体之间不存在跨接彼此的部件,该两个衔接导体中的每一个仅与该两个电阻器中的一个连接,该两个衔接导体沿该可动导体的移位路径间隔设置,使得该可动导体在移位之前及在移位之后均只会与该两个衔接导体中的一个接触,而形成两个导电路径。
一实施例中,该两个电阻器未设于该可动导体的投影范围内。
一实施例中,该两个电阻器相互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该两个电阻器分别为一表面黏贴式电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