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纬编提花五明治阻燃电热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600.7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万爱兰;沈新燕;蒋高明;丛洪莲;马丕波;刘新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D06M11/7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34;B32B3/08;B32B33/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仇钰莹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明治 阻燃 电热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纬编提花五明治阻燃电热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热毯技术领域。所述电热毯为纬编五明治结构,包括上表层、间隔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中各自包含两种面纱,第一种面纱为表层可接触的面纱,第二种面纱夹持在间隔丝与第一种面纱之间;所述间隔层由间隔丝和导电线组成,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通过间隔丝连接;导电线位于间隔丝形成的导电线通道中间,与上、下表层平行。本发明的电热毯为一次织造成型,工艺简单高效且环保,通过以提花的方式留出导电线通道,避免滑移现象的产生,使用更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编提花五明治阻燃电热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热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电热毯作为冬季取暖器具。常见的电热毯结构为:人体接触层、发热层、填充层和底层。四层结构通常为独立存在的个体,采用缝制或粘合的方式组成。在缝制过程中,将人体接触层与底层缝制在一起,同时在加入中间填充层时留出发热器件的通道,以便加入发热器件构成发热层。缝制的方式要求精密细致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高效性。此外,由于各层为独立层,使用时间长后易出现发热器件滑移,毯体老化变硬的情况。采用粘合的方式制备电热毯,生产成本高且难以达到环保绿色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高效、能够避免导电线滑移、使用更安全的电热毯。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纬编五明治的特殊结构织造一体化的电热毯毯体,纬编提花五明治结构在纬编三明治间隔织物的基础上,上表层和下表层采用纬平针为基础的添纱组织,将两种不同的纱线通过两个导纱眼喂入同一个成圈系统,使得上下表层各有两层纱线,中间连接丝以集圈组织的形式连接,整个织物为五层。上下表层可作为电热毯结构的人体接触层与底层,中间层可作为填充层和发热层,整体上满足电热毯的基本结构要求。与经编间隔织物不同的是,经编间隔织物生产要求强力高的纱线,故上下表层多为化纤长丝构成的网眼结构,手感偏硬。纬编提花五明治结构的生产对纱线强力要求相对较低,可使用棉纱及化纤短纱作为原料,上下表层织物面密度相对较大,手感更为柔软。本发明以提花的方式留出发热器件(如导电线)的通道,避免滑移现象的产生。选用石墨烯涂层的短纤纱作为上表层的第一层面纱,一方面短纤纱更为柔软亲肤,另一方面利用石墨烯增强发热层与人体接触层间的导热;选用芳纶芳纶或阻燃涤纶长丝DTY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第二层面纱,以提高电热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毯,所述电热毯为纬编五明治结构,包括上表层、间隔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中各自包含两种面纱,第一种面纱为表层可接触的面纱,第二种面纱夹持在间隔丝与第一种面纱之间;所述间隔层由间隔丝和导电线组成,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通过间隔丝连接;导电线位于间隔丝形成的导电线通道中间,与上、下表层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线通道是由间隔丝通过提花方式形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表层第二种面纱为阻燃纱线;所述阻燃纱线为具有阻燃功能的高性能纤维或经过阻燃整理的普通纱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表层第一种面纱中为导热纱线;所述导热纱线包括碳纤维、或有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热材料涂层的短纤纱。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间隔纱为涤纶单丝或复丝。涤纶单丝可使纬编五明治织物具有一定的间隔厚度,增强织物压缩回弹性,而涤纶复丝作为连接丝能使上表层与下表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增强织物柔软度。相对于经编间隔织物,纬编提花五明治具有纬编织物特有的柔软性和亲肤性,在电热毯的织造中具有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