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315.5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鑫;王文娟;李清菲;刘鹏;贺维国;孙为东;金若翃;段悟哲;毕经东;吴昊;冯世杰;吴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5;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岩大跨 隧道 双层 叠合 衬砌 方法 结构 | ||
1.一种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整平初期支护(1)基面,背后注浆堵水至防水验收标准,机械破除中隔墙钢筋网片、喷湿喷砼以及拆除部分型钢支撑;
步骤S2,清除暂时保留的型钢支撑(2)表面附着物、污垢、铁锈异物;紧贴所述初期支护(1)基面依次铺设土工布缓冲层(7)和防水层(3),对暂时保留的型钢支撑(2)的埋撑节点做防水处理;
步骤S3,在所述初期支护(1)内侧架设外层二衬模板工程、绑扎钢筋,模筑外层二衬(4);
步骤S4,待所述外层二衬(4)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型钢支撑(2)和所述外层二衬模板工程;
步骤S5,采用水泥砂浆抹平所述外层二衬(4)上的埋撑节点基面,紧贴所述外层二衬(4)基面铺设防水加强层(5);
步骤S6,在所述外层二衬(4)内侧架设内层二衬模板工程、绑扎钢筋,模筑内层二衬(6),待所述内层二衬(6)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拆除所述内层二衬模板工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跳拆、试拆的方式拆除部分型钢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撑(2)埋置在所述外层二衬(4)内部,所述型钢支撑(2)在所述防水加强层(5)铺设之前拆除,拆除后采用水泥砂浆抹平所述外层二衬(4)上的埋撑节点基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
1)将所述土工布缓冲层(7)固定在所述初期支护(1)基面上,采用射钉将塑料圆垫片紧贴所述土工布缓冲层(7);
2)利用热风焊枪热熔焊接将所述防水层(3)焊接在所述塑料圆垫片之上,所述防水层(3)在所述型钢支撑(2)的埋撑节点处采用90度弯折处理,弯折方向沿所述型钢支撑(2)纵向并朝向内侧;
3)在所述型钢支撑(2)的埋撑节点上涂刷双面粘结胶(32),将90度折回的所述防水层(3)紧压、粘结在所述型钢支撑(2)的埋撑节点上,同时在所述防水层(3)外侧角部增设L形加强防水层(31);
4)在所述防水层末端布置首道所述遇水膨胀止水胶(34)作为收口防水加强措施,并间隔一定距离布置第二道作为防水储备;
5)在所述遇水膨胀止水胶(34)下方,将对E型止水钢板(35)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型钢支撑(2)连接牢固,并沿焊缝涂刷所述密封胶(36)封堵潜在孔洞、裂隙瑕疵;所述对E型止水钢板(35)与所述型钢支撑(2)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钢支撑(2)表面涂刷环氧树脂涂层(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防水层(5)设置于所述外层二衬(4)与所述内层二衬(6)之间,在所述型钢支撑(2)拆除后进行铺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二衬(4)比所述内层二衬(6)厚度大50~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拆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防水加强层(5)是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水板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组合。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拆撑后的软岩大跨隧道双层叠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期支护(1)、防水层(3)、外层二衬(4)、加强防水层(5)、内层二衬(6);其中,所述初期支护(1)内侧设置有外层二衬(4),所述外层二衬(4)内侧设置有内层二衬(6);所述初支结构(1)与所述外层二衬(4)之间铺设有所述防水层(3),所述初支结构(1)与所述防水层(3)之间铺设有土工布缓冲层(7);所述外层二衬(4)与内层二衬(6)之间铺设有加强防水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3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