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UVC波段反光管式进气消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3549.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夏牟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牟远 |
主分类号: | F24F8/10 | 分类号: | F24F8/10;F24F8/22;F24F8/98;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135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uvc 波段 反光 管式进气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UVC波段反光管式进气消毒装置,包括管体、铝箔反光管及UVC消毒灯,所述铝箔反光管贴临管体内壁设置,所述管体内壁设有固定连接的安装架,所述UVC消毒灯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管体内壁,所述管体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均设有紫外线防逸散装置,所述出气口设有清除臭氧装置,所述出气口与吸气装置入口处连接,本装置使用方便且能耗低,适用于多种场所,吸入空气中的病毒与细菌受到UVC短波紫外线照射后失去活性,净化后的空气经清除臭氧装置及二级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入室内,给使用者提供清新、安全的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紫外UVC波段反光管式进气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及一些空气净化系统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但由于空调及空气净化系统属于密闭或半密闭工作环境,长期使用后,制冷、制热和空气净化效果都会明显下降,并且会因空气流动不足,及细菌在空调或空气净化系统内寄宿、生长繁殖,导致排出的空气中存在异味,同时这些细菌随空调或净化系统释放的空气扩散到使用者所处的环境中,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老旧小区、卫生间装修止逆性差的住宅,在冬季无法开窗通风时,使用抽油烟机等设备,每小时壹佰多立方米抽气量会形成室内负压,抽出下水管道中的不洁气体,既不卫生也不利于健康,还会传播疾病,曾有地区发生过经下水道导致全楼感染疾病的案例,每一个家庭,因经济条件不同,不可能都安装室内新风等设备,在冬季烹饪时,开门通风是一些地区、一些家庭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因楼道亦属于公共区域,从这一区域引入室内的空气也可能含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病毒与细菌,使疾病传播影响这些居民的健康,曾有地区发生过在电梯间和楼道感染疾病的案例;
紫外线灯对气体消毒,可以达到杀灭细菌与病毒的要求,由于紫外线对人体会造成各种伤害,要求消毒区域内不能有人停留,有些产生臭氧的紫外线消毒设备还要求消毒后,再进行30分钟开窗通风,紫外线灯消毒适用静态无人环境消毒,对于流动气体和有人环境是不适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紫外UVC波段反光管式进气消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紫外UVC波段反光管式进气消毒装置,包括管体、铝箔反光管及UVC消毒灯,所述铝箔反光管贴临管体内壁设置,所述管体内壁设有固定连接的安装架,所述UVC消毒灯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管体内壁,所述管体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均设有紫外线防逸散装置,所述出气口设有清除臭氧装置,所述出气口与吸气装置入口处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UVC消毒灯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可为蓄电装置或外接电源。
作为改进,所述进气口设置一级过滤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吸气装置的出口处设有二级过滤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架靠近UVC消毒灯一面与安装架靠近管体内壁一面呈30°夹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耗低,适用于多种场所,吸气装置提供吸力,空气进入管体,空气通过一级过滤装置时入进行初次过滤,空气沿管体流动过程中,受到UVC短波紫外线的照射,空气中的病毒与细菌受到UVC短波紫外线照射后失去活性,同时管体内部设置的铝箔反光管,使UVC短波紫外线照射效果更好,从而对空气进行彻底消毒,经清除臭氧装置去除可能少量产生的臭氧,净化后的空气经二级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入室内,给使用者提供清新、安全的空气,紫外线防逸散装置防止紫外线外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紫外UVC波段反光管式进气消毒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紫外UVC波段反光管式进气消毒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牟远,未经夏牟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3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