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殖道分泌物多重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3305.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申令;李小梅;段天雄;丘春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江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王洋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殖 分泌物 多重 荧光 染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荧光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殖道分泌物多重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生殖道分泌物多重荧光染色液包括荧光素、核酸染料、抑菌剂、防淬灭剂、通透剂和缓冲液;pH4.5‑6.0。本发明的生殖道分泌物多重荧光染色液对阴道分泌物样本的染色时间短,适合临床大批量开展工作;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细胞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清晰,对比鲜明,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的观察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以及涂片中各种细胞的种类和数量。此外,本发明的多重荧光染色液稳定性好,可长期使用,大大降低染色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荧光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殖道分泌物多重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妇女健康调查研究表明,全球妇女阴道炎发病率为13.2%,复发率在80%以上。女性生殖道感染所引发的阴道炎症主要有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和混合型感染等。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妇科最常见的检验项目,是诊断女性外生殖道感染最简单、最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对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外观、清洁度、上皮细胞、白细胞、各种细菌杂菌、真菌及寄生虫等的检查,对阴道内的微生态做出系统性评价,以了解女性的健康状况。
目前各大医院常用的检验方法为生理盐水湿片法,可简便、快速的检查出滴虫。但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检出率极低,临床检验效果不甚满意。如样本没有及时送检或保存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滴虫死亡,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容易造成漏诊。同时,未经染色的细菌、真菌等,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需要检验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诊断的主观性比较强,影响因素多,同一样本多次涂片或同一涂片不同检验师阅片都会存在差异性,所以漏检率比较高。另外,使用生理盐水湿片直接镜检发现线索细胞的概率极低,对于临床检验医师的诊断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也容易造成漏诊。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标准操作需进行革兰染色,该方法的优点是细菌及真菌易于判断。但该方法操作比较繁琐、染色时间较长,当临床样本量较多时无法满足0.5-1h出报告的要求。操作过程中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如固定时温度太高不仅会改变细菌的性质,同时还会破坏滴虫的形态,造成漏诊。另外,脱色时间难以掌控,如脱色过度则会造成假阴性,脱色不全则会造成假阳性。
此外,还可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此方法需要根据临床初步诊断及待检细菌的种类,选择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及环境进行培养。部分微生物需从初步的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后,根据进一步的生化实验结果来鉴定种类。此种培养方法周期较长,对设备及环境要求严格,需要全套的微生物培养基鉴定设备,并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近些年市面上存在一些荧光染色液及其相应的检测试剂盒(荧光法),但这些方法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1)检测目标单一,每种试剂只能检测一种微生物;(2)需要两种试剂进行两次染色,操作步骤繁琐;(3)需要温育30min,操作时间较长;(4)观察过程中需要切换不同的显微镜光源。总之操作非常繁琐,耗时较长,不利于临床大量开展诊断工作。如专利CN110940646A公开了一种阴道微生物双重荧光染色液及其应用,其公开的荧光染色液具有染色液A液和染色液B液2种试剂,需要进行2步染色,虽然能有效检测出病原微生物,但操作繁琐。又如专利CN111019999A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荧光染色液及其应用,其公开的微生物荧光染色液包括凝集素、荧光素、核酸染料、缓冲溶液、抗淬灭剂、抑菌剂和水,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磷酸盐缓冲溶液,该专利存在磷酸缓冲液不能长期保存、易生沉淀、影响染色效果的弊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江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江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3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