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有机溶剂中回收异丙醇的系统及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538.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烈;曹孟云;吴方丽;刘小兵;孙琪;陈云斌;陈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德建业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C07C29/80;C07C3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司晓蕾 |
地址: | 3116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溶剂 回收 异丙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从废有机溶剂中回收异丙醇的回收装备及回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废异丙醇精馏釜、废异丙醇精馏塔、分层器、收集槽、和低沸槽和异丙醇成品槽,所述废异丙醇精馏釜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废异丙醇精馏塔的底部相连;所述废异丙醇精馏塔的塔顶设有第四出料口和第五进料口,所述分层器的顶部设有第六进料口,侧面设有第六出料口,所述第六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收集槽第七进料口相连接,所述收集槽第七出料口通过回流泵出口三通管路分别与第五进料口、低沸槽和异丙醇成品槽相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三次精馏处理,对废有机溶剂中的异丙醇进行精馏回收变废液为成品,产生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废有机溶剂中回收异丙醇的系统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异丙醇是一种工业上比较廉价的溶剂,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有机溶剂异丙醇主要组分为异丙醇和水(异丙醇含量为90-95%、水含量5-15%),其他组分为酸、甲醇、乙醇、甲苯、二氯甲烷等杂质,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焚烧处理废异丙醇,但它们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废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这种方法是不安全的,对环保不力。原因在于燃烧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然这些废溶剂也不能进行充分的燃烧,或多或少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是巨大的危害。为此需要将工业生产中的废溶剂加以回收。
回收废异丙醇是一种工业上比较廉价的溶剂,用途广,能和水自由混合,对亲油性物质的溶解力比乙醇强,可以作为硝基纤维素、橡胶、涂料、虫胶、生物碱等的溶剂。可用于生产涂料、油墨、萃取剂、气溶胶剂等。还可用作防冻剂、清洁剂、调和汽油的添加剂、颜料生产的分散剂、印染工业的固定剂、玻璃和透明塑料的防雾剂等。
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异丙醇废液的高效分离方法及其分离设备”,其申请公布号为CN202011082449.9,该发明专利根据塔顶温度自动调节共沸剂的加入量实现分离丙酮的第一精馏;经除高沸单元去除高沸点物质。异丙醇废液的高效分离设备,其包括精馏塔、共沸液分离单元和除高沸单元。共沸液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分液槽和脱水釜。分离方法和分离设备共沸剂进入精馏塔的顶部,且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共沸剂的加入量。但是,该发明专利的结构复杂,操作流程繁琐,回收异丙醇纯度较低,经济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从废有机溶剂中回收异丙醇的回收装备,该系统结构简单,装配紧凑,变废液为成品,产生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从废有机溶剂中回收异丙醇的回收方法,条件易于控制,绿色环保,易于产业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废有机溶剂中回收异丙醇的系统,包括废异丙醇精馏釜、废异丙醇精馏塔、分层器、收集槽、低沸槽与异丙醇成品槽,所述废异丙醇精馏釜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废异丙醇精馏塔的底部连接;所述废异丙醇精馏塔的塔顶设有第四出料口和第五进料口,所述分层器的顶部设有第六进料口,侧面设有第六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连接所述第六进料口,所述第六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收集槽连接,所述收集槽通过三通管路分别与第五进料口、低沸槽以及异丙醇成品槽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从废有机溶剂回收异丙醇的回收装备结构简单,通过二次精馏处理,并加入带水剂环己烷对废有机溶剂的异丙醇进行精馏回收,分层器设计可以对废有机溶剂中水分彻底清除,收集槽一方面可以对部分有机相物料进行再次精馏提纯,提高异丙醇的提取率,另一方面,第一馏分(低沸)可以包桶作为溶剂,第二馏分环己烷和异丙醇可以作为下一批带水剂或作为下一批原料回用,第三馏分(回收的异丙醇)作为成品异丙醇售出,变废液为成品,产生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德建业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德建业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