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同就诊系统、方法、服务器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062.2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卢志娟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就诊 系统 方法 服务器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协同就诊系统、方法、服务器和设备,该系统包括服务器、家属设备和医护设备,其中: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家属设备的预约信息,并将预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医护设备;医护设备,用于显示预约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事项选择指令确定待处理诊疗事项,通过服务器将待处理诊疗事项发送至对应的家属设备;家属设备,用于显示待处理诊疗事项,并基于接收到的事项处理指令生成关联事项通知,将关联事项通知通过服务器分发给对应的医护设备;服务器用于将关联事项通知发送给对应的执行设备绑定的终端,以使终端显示关联事项通知。提高了就诊过程的协同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就诊系统、方法、服务器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就诊过程中,部分患者无需家属陪同,可以独立到院完成就诊过程,并了解就诊事宜,比如,病情以及医嘱等。但是,对于部分年纪比较大的患者,一种情况是不能自行到院检查,另一种情况是,即使自己能到院检查,也无法准确了解病情或者医嘱等。尤其是当家属无法陪护时,家属可能无法从患者转述中了解真实的就诊过程以及病情。
而随着就诊过程的智能化,智能终端可以协助完成某些就诊功能,这样,在家属无法陪同患者就诊时,家属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来协助患者就诊操作,给患者的就诊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对于上述情况的特殊人群,缺乏智能终端操作能力,在无家属陪同就诊时,家属只能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完成挂号操作,无法获知患者在医院的其他就诊环节的情况。这样,导致整个就诊过程中的各个就诊功能就比较分散,因此,就诊过程的协同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同就诊系统、方法、服务器和设备,用以提高就诊过程的协同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同就诊系统,包括服务器、家属设备和医护设备,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家属设备的预约信息,并将所述预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医护设备;
所述医护设备,用于显示所述预约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事项选择指令确定待处理诊疗事项,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理诊疗事项发送至对应的家属设备;
所述家属设备,用于显示所述待处理诊疗事项,并基于接收到的事项处理指令生成关联事项通知,将所述关联事项通知通过所述服务器分发给对应的医护设备;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关联事项通知发送给对应的执行设备绑定的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显示所述关联事项通知。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将从家属设备接收到的预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医护设备,这样,医护设备可以及时获知预约信息,以便及时处理预约信息;医护设备基于接收到的事项选择指令确定待处理诊疗事项,然后通过服务器将待处理诊疗事项发送至对应的家属设备,以便家属设备及时去处理待处理诊疗事项;家属设备基于接收到的事项处理指令生成关联事项通知,将关联事项通知分发给对应的医护设备,这样,医护设备可以及时了解家属设备对待处理诊疗事项的处理结果;而服务器再将该关联事项通知发送给对应的执行设备绑定的终端,这样,该终端可以显示该关联事项通知,以便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因此,上述服务器、家属设备和医护设备配合,整体上提高了就诊过程的协同性。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待处理诊疗事项为检查事项,则所述事项处理指令为缴费指令,所述关联事项通知为缴费完成通知;或
若所述待处理诊疗事项为手术事项,则所述事项处理指令为签署手术同意书指令,所述关联事项通知为签署完成通知;或
若所述待处理诊疗事项为待家属确认接送患者,则所述事项处理指令为同意接送患者,所述关联事项通知为同意接送患者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