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060.3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爱能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80;C05F17/20;C05F17/5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孙悦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正 土壤 养分 失衡 秸秆 基质 生物肥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牛粪、鸡粪混合,粉粹后堆埋于阳光大棚内,进行水分蒸发,使其水分含量为13‑17%,将粉碎的秸秆混料与水按4:1混匀,得发酵原料;S2、将黑土和堆肥料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经好氧发酵,投入至发酵原料中,并接种腐熟混合菌,制得有机混合肥;S3、向有机混合肥中添加辅助肥料和混合料,均匀混合,然后进行低温干燥,并在干燥后通过造粒机制成颗粒状秸秆基质生物肥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具有较大的孔隙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增加了肥料的缓释效果,肥效稳定长久,且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可有效改善土壤土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正朝着高效复合化方向发展。随着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等)的发展,蔬菜、瓜果对肥料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多。
用桔杆制备有机肥,能够实现桔杆的全资源化利用和高附加值化,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全利用。但是目前在使用废弃桔杆制成的生物肥料存在成分单一,肥力不全,肥效快,作用不长久,且长时间的使用则会导致土壤板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牛粪、鸡粪按重量比为2:1:4:3混合,粉粹至0.5cm后堆埋于阳光大棚内,调节含水率为68-73%,运至车间通过热辐射和翻堆进行水分蒸发,使其水分含量为13-17%,将粉碎的秸秆混料与水按4:1混匀,得发酵原料;
S2、将黑土和堆肥料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控制发酵料含水50-65%,用1%石灰水调pH到6.2-7.8,经好氧发酵10-20天,投入至发酵原料中,并按发酵原料重量2%的比例接种量接种腐熟混合菌,制得有机混合肥;
S3、向有机混合肥中添加辅助肥料和混合料,均匀混合,然后进行低温干燥,并在干燥后通过造粒机制成颗粒状秸秆基质生物肥料,其中辅助肥料包括碳酸镁、碳酸锌、硼酸和钼酸铵,混合料包括尿素、过磷酸钙和氮化钾、氮肥增效剂。
所述步骤S1中阳光大棚中进行62天的好氧发酵,前32天每4天翻堆1次,每次翻堆时补充少量自来水,保持含水率在68-73%,后30天每10天翻堆1次。
所述步骤S2中堆肥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腐叶、稻糠和大豆秸秆混合,然后将秸秆腐熟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按菌混合在清水中,将清水均匀泼洒至腐叶、稻糠和大豆秸秆上,随即进行堆腐,制得堆肥料。
所述步骤S3中碳酸镁、碳酸锌、硼酸和钼酸铵的质量比为(750-1250):(5.0-15.0):(0.2-2.0):(0.02-0.20)。
所述步骤S3中氮肥增效剂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四氯吡啶甲酸、五氯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的秸秆基质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对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牛粪、鸡粪等主要原料进行了堆肥,并且加入了腐熟混合菌辅助腐熟,提高微生物代谢活性,加速有机物的降解,促进堆肥腐熟进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爱能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爱能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