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粉末喷涂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7583.4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贝尔喷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6/20 | 分类号: | B05B16/20;B05B14/48;B05B16/40;B05B15/50;B05B14/45;B05B14/43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汇邦智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4 | 代理人: | 朱展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粉末 喷涂 生产线 | ||
一种全自动粉末喷涂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线、沿着循环输送线输送方向依次排布的涂装前处理系统、喷粉系统、加热固化系统;所述喷粉系统包括喷房、喷粉设备、粉末回收装置以及供粉中心;所述喷房包括底座和多个壁板,壁板与壁板之间留有回收口;所述壁板内设有与粉末回收装置连通的回收通道,所述壁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通回收通道的回收孔。本发明先通过设置回收孔解除了现有技术回收粉末的限制,使喷粉系统回收粉末的能力大大增强,然后再利用粉末回收装置进行多重过滤,使得粉末回收装置的过滤效率能够跟上喷粉系统回收粉末效率,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提高喷粉系统的使用质量,进而保证粉末喷涂生产线的整体生产质量,适合广泛地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喷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粉末喷涂生产线。
背景技术
喷粉是指用电晕放电使粉末类涂料黏附于工件上的一种涂装工艺。喷粉是现代高速多色胶印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在铝型材的喷涂上色时,此过程是在立式喷房中进行的,左右两块壁板呈夹角设置形成喷房,喷涂机构对立式喷房中悬挂的铝型材进行喷涂上粉处理。在喷涂过程中,只有部分粉末会涂布在工件表面上,而很多粉末会落下或喷到壁板的内侧,对于这部分粉末,需要进行回收再利用。
现有的回收方式,是在立式喷房下方设置底座,底座接住落下的粉,并且两块壁板中间交接位置的缝隙形成回收口,该回收口外侧设置喷粉回收风管,喷粉回收风管沿缝隙从上到下设置,并连接回收风机,回收风机吸走冗余喷粉后,通过过滤结构将粉末过滤分离出来供给供粉中心重新利用该粉末。然而由于在现有技术中,仅仅依靠回收口回收粉末,在这种方式下,离回收口近的粉末容易被回收,但是离回收口远的粉末并不能有效得到回收,回收效果非常一般,存在飘散出喷房和掉落在底座导致粉末浪费和冗余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粉末喷涂生产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粉末喷涂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线、沿着循环输送线输送方向依次排布的涂装前处理系统、喷粉系统、加热固化系统;
所述喷粉系统包括对应循环输送线的喷房、向经过喷房的工件喷粉的喷粉设备、与喷房连通的粉末回收装置以及用于给喷粉设备供粉的供粉中心;
所述喷房包括底座和多个壁板,多个壁板在围绕设置在底座上形成呈半包围结构的喷涂工位,壁板与壁板之间留有对应连通粉末回收装置的回收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内设有与所述粉末回收装置连通的回收通道,所述壁板的侧壁上设有使喷涂工位与回收通道相连通的多个回收孔,多个回收孔均布在壁板的侧壁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壁板由首尾相连的软性绝缘塑胶形成,所述软性绝缘塑胶的内圈为所述回收通道。
在本发明中,所述喷房上设有能够进入到喷涂工位中清理壁板侧壁的第一清理装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回收通道内设有第二清理装置,用于清理附着在回收通道壁面上的粉末。
在本发明中,所述粉末回收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粉末过滤器,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回收风管连通所述喷房的回收口和回收通道,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过滤管道连接所述粉末过滤器,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转送管道连接所述供粉中心。
在本发明中,所述粉末过滤器内设有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第二过滤室、第一净气室、第二净气室、安装室,所述第二过滤室连通有所述过滤管道,所述第二过滤室与第一净气室之间通过一第一网孔板连通,第一网孔板的每个网孔上都安装有位于过滤室内的滤袋组件;所述第一净气室和第二净气室相互连通,所述安装室内设有回收风机,所述回收风机的进风端与第二净气室连通,出气端连接有伸出安装室外的排风管。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净气室内设有脉冲反吹装置,用于在第一净气室内反吹滤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贝尔喷枪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贝尔喷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枝共聚物包覆硅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髓内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