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6542.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慕儒;苗永哲;李洪涛;田稳苓;王晓伟;乔智健;李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G01N25/04;G01N1/28;G01N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张国荣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触发 沥青 修复 微胶囊 实验 方法 | ||
1.一种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模具:制作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形模具;
(2)制备沥青试件:将自修复微胶囊掺入熔融态沥青中并搅拌均匀,配制沥青结合料;将沥青结合料浇筑到圆柱形模具中,将玻璃片盖在圆柱形模具的上端开口,在室温下放置1.5h后进行脱模,得到沥青试件;
(3)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将沥青试件竖直放置在压力机的操作台面上,利用压力机将沥青试件碾压至扁平状,得到触发自修复微胶囊后的沥青试件;
(4)将触发自修复微胶囊后的沥青试件重新熔化,将重新熔化后的沥青结合料分别浇筑在针入度试模、软化点试模和延度试模中,测量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延度作为表征自修复微胶囊修复率ω的指标,通过式(1)计算自修复微胶囊的修复率:
式中,l为基质沥青的延度,l'为触发自修复微胶囊后沥青的延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模具的直径6cm,高5.5cm;圆柱形模具采用硅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沥青试件的高度为5cm,直径为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自修复微胶囊的直径为30μm-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配制沥青结合料的具体过程为:
将自修复微胶囊掺入熔融态沥青中并利用高速剪切机进行搅拌,高速剪切机的转速为1000~1200rad/min,搅拌时间为20min,直到自修复微胶囊与熔融态沥青混合均匀,得到沥青结合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发沥青中自修复微胶囊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压力机的压力大小为100KN,速度为1000N/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5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