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打印墨水、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6061.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36 | 分类号: | C09D11/36;G09F9/3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打印 墨水 彩膜基板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墨水、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所述喷墨打印墨水包括光敏性树脂单体、光交联预聚物、引发剂、溶剂、表面张力调节剂、以及流变调节剂;其中,所述流变调节剂包括丙烯酸型聚氨酯。所述丙烯酸型聚氨酯通过主链含羟基烷基丙烯酸酯与异氰酸酯的聚合反应制得。本发明中的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所述流变调节剂具有反应活性,在膜固化过程中,丙烯酸型聚氨酯与所述喷墨打印墨水中其他组分发生交联反应,共同形成固化薄膜,显著减少其在最终固化膜中的迁移,从而提供良好的增稠性能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喷墨打印墨水、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得益于诸如增材制造、无需光罩、非接触、直接写入等优异特点,喷墨打印技术(Inkjet Printing,IJP)在图片艺术至电子工业等的广泛领域获得了大量应用,并已成为一种可靠、成熟、低成本的图案化技术。具体到显示应用方面,IJP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平板显示的核心制造技术,并获得了平板显示行业的广泛关注。IJP技术可以高精度地控制墨水滴下位置,在像素区形成墨水沉积,获得精细图案,因此适用于大尺寸、高分辨率的面板制造。在这一过程中,显示材料几无损耗,材料利用率高。同时打印过程简单,无需昂贵复杂的各种大型设备,因此无论是从材料还是设备角度,IJP技术能够大幅降低面板产品的生产成本。
IJP技术可以把数量众多的微小墨滴精确地喷射在要打印的介质指定区域,进而获得预设的图案化电路。因此,要实现这一过程,IJP技术对墨水体系有较高要求。墨水通常为多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物,通过不同组分含量多寡的调节,实现墨水宏观性能如粘度、表面张力等的调控。
在墨水体系中,流变调节剂是一种常用的墨水组成成分。流变调节剂能够在几乎不改变墨水设定配方的条件下,有效改善墨水体系的流变行为与粘度,进而实现墨水打印性或固化性能的提升。聚氨酯类如改性疏水或亲水聚氨酯,有机硅类如改性聚甲基硅氧烷等是常用的流变调节剂。然而,常规的流变调节剂通常是不反应的,并且以游离态的形式保留在最终涂膜中,这可能在使用时间内对最终固化膜带来一些缺陷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墨水、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流变调节剂具有反应活性,所述流变调节剂提供良好的增稠性能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墨水,所述喷墨打印墨水包括光敏性树脂单体、光交联预聚物、引发剂、溶剂、表面张力调节剂、以及流变调节剂;
其中,所述流变调节剂包括丙烯酸型聚氨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型聚氨酯通过主链含羟基烷基丙烯酸酯与异氰酸酯的聚合反应制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性树脂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硫醇-烯烃类单体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交联预聚物包括低聚合度高分子,所述低聚合度高分子的端基具备反应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包括自由基类引发剂或胺类引发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由基类引发剂包括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所述胺类引发剂包括4-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剂包括十四烷、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4-丁内酯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性树脂单体占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0wt%-40wt%,所述光交联预聚物占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重量百分比为5wt%-20wt%,所述引发剂占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重量百分比为0.5wt%-5wt%,所述溶剂占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0wt%-30wt%,所述表面张力调节剂占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重量百分比为0.2wt%-5wt%,所述流变调节剂占所述喷墨打印墨水的重量百分比为0.2wt%-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削磨削组合加工机床
- 下一篇:电子签名笔迹特征分型及特征链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