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沿空留巷墙体构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5904.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凝土 打印 技术 沿空留巷 墙体 构筑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沿空留巷墙体构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布设在综采工作面内需要构筑留巷墙体(3)处的挤出系统滑轨(12-13)和混凝土3D打印系统(11),混凝土3D打印系统(11)包括物料挤出系统(12)和物料制备系统(13),其中物料挤出系统(12)通过驱动轮设置在挤出系统滑轨(12-13)上,物料制备系统(13)设置在留巷段内,物料制备系统(13)与物料挤出系统(12)通过输出管路相连;
物料挤出系统(12)包括设置在沿挤出系统滑轨(12-13)上的挤出系统底座(12-12),挤出系统底座(12-12)通过立柱设有横向设置的上横梁(12-1),上横梁(12-1)的端部设有接顶喷嘴(12-14),上横梁(12-1)下方通过近端喷嘴衔接块(12-3)和远端喷嘴衔接块(12-4)分别设有近端喷嘴(12-9)和远端喷嘴(12-10),其中上横梁(12-1)下方设有滑轨,所述近端喷嘴衔接块(12-3)和远端喷嘴衔接块(12-4)通过滑轨与上横梁(12-1)滑动连接;
物料制备系统(13)包括主控系统(13-1)、硬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2)、软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3)和接顶发泡材料罐(13-4);其中主控系统(13-1)用以通过输入3D打印模型文件参数从而控制物料挤出系统(12)打印速度、打印层高、喷嘴挤出速度,硬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2)、软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3)、接顶发泡材料罐(13-4)通过输出管路均与物料挤出系统(12)连接并供料,其中硬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2)通过输出管还与近端喷嘴(12-9)连接并供料,软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3)通过输出管还与远端喷嘴(12-10)连接并供料,接顶发泡材料罐(13-4)通过输出管还与接顶喷嘴(12-14)连接并供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沿空留巷墙体构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2)、软质墙体构筑材料罐(13-3)和接顶发泡材料罐(13-4)的所有输出管路捆扎后构成材料输送集成(13-5)与挤出系统底座(12-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沿空留巷墙体构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喷嘴衔接块(12-3)下方依次通过用以控制材料流出速度的近端喷嘴大径转接嘴(12-5)和近端喷嘴小径转接嘴(12-7)与近端喷嘴(12-9)连接;所述远端喷嘴衔接块(12-4)下方依次通过用以控制材料流出速度的远端喷嘴大径转接嘴(12-6)和远端喷嘴小径转接嘴(12-8)与远端喷嘴(12-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沿空留巷墙体构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设置在挤出系统底座(12-12)上方的下主立柱(12-11),下主立柱(12-11)上设有与上横梁(12-1)连接的上辅立柱(12-2),上辅立柱(12-2)与下主立柱(12-11)通过液压耦合,上辅立柱(12-2)可上下滑动,上辅立柱(12-2)与下主立柱(12-11)之间设有旋转机构,从而使上横梁(12-1)可以以上辅立柱(12-2)为轴进行水平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沿空留巷墙体构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挤出系统滑轨(12-13)与综采面上设置的端头液压支架(15)底座后端相连,在端头液压支架(15)前移过程中,挤出系统滑轨(12-13)可随之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9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