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更为精准控温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5597.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翔;蔡永足;杨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丝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为 精准 风机 温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为精准控温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其包括温控模块及风盘模块,温控模块包括温控板及第一传感器,温控板接收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外界温湿度数据,风盘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器及主控板,第二传感器安装在风机盘管上用于采集回风口的温湿度,主控板分别接收第二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及温控板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风机盘管工作;本发明通过温控模块的第一传感器进行外界的温湿度采集,远离继电器及风盘模块的温度影响,降低了功耗产热的影响,将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相结合,以得到更为精准地控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水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为精准控温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家对于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对于对室内居住环境调节至关重要的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冷水机以水作为载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出风温度柔和,避免吹风温度过低造成体弱人群的亚健康。夏季清爽不干燥,柔和出风更健康,冬季联动水地暖采暖以辐射方式向房间提供热量,室温更均匀更舒适。而冷水机的室内温度控制靠的是对风机盘管的控制,因此风机盘管的温度控制对于整套系统也是很重要的。
目前市面上对于风机盘管的控制是依靠温控面板的控制。市面上的温控面板基本上是市电供电并且集成继电器控制风机盘管的风速与二通阀。而市电转换成面板供电要的直流电的AC/DC电路因为转换效率的原因会导致该部分电路会发热,而且继电器的导通也会发热。总体下来,整个面板具有一定的发热量,当面板被安装在86盒内,该部分热量的散发将从面板四周散发出来,这样该发热量将会严重的干扰面板上的温度或者温湿度的测量,造成检测到的温度较大的偏离实际室温,严重影响空调对室内环境的调节效果,而且目前的温控面板并没有测量湿度数据,容易导致湿度过低从而让人感觉干燥与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精准控温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更为精准控温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包括温控模块及风盘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温控板及第一传感器,所述温控板接收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外界温湿度数据,所述风盘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器及主控板,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风机盘管上用于采集回风口的温湿度,所述主控板分别接收第二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及温控板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风机盘管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风盘模块还包括AC-DC转换器及继电器组,所述AC-DC转换器分别与市电及主控板相连接,所述继电器组连接在主控板与风机盘管之间,通过所述继电器组控制风机盘管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组由若干个继电器组成,所述风机盘管设有低速控制端、中速控制端、高速控制端及进水二通阀控制端,所述低速控制端、中速控制端、高速控制端及进水二通阀控制端分别连接有一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通过RS485连接有一用于控制进入风机盘管水温的集控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集控模块包括用于加热/冷却水进行供热/供冷的冷热水机组。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为STM32F103CBT6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均采用型号为SHT30温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板与主控板通过RS485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温控模块对外界温湿度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风盘模块控制风机盘管风速及温度,通过温控模块独立的第一传感器进行温湿度采集,远离继电器及风盘模块的温度影响,更准确采集外界温湿度,通过第二传感器采集回风口的温湿度,结合外界温湿度分析得到更为精准的调控数据,降低了功耗产热的影响,温控板专注于温湿度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丝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丝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