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5139.9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逯雪峰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曲面 玻璃 成型 方法 | ||
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包括:将待加工的玻璃经上片区装载上片的步骤;将装载好的玻璃经加热区加热的步骤;将加热后的玻璃弯曲成型的步骤;将弯曲成型后的玻璃经下片区下片的步骤;所述玻璃弯曲成型的步骤为:沿玻璃工艺行进方向,依次设有玻璃等待吸附工位、玻璃模压热弯成型工位、玻璃模具定型吸附转移工位和玻璃上模释放转移工位,通过一可移动的悬架带动玻璃并沿玻璃工艺行进方向在各个工位上依次传递,完成工位式吸附、释放、模压、成型的交替递进过程,实现玻璃的异性曲面热弯成型。通过对异性曲面玻璃的成型工艺进行优化,可实现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生产规模化,同时具备高产能,低功耗,重复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加热区放置一个或多个与目标弧形一致的模具,玻璃置于模具上,没有压模,然后加热至玻璃软化,靠玻璃自重,直至玻璃与模具完全贴合,然后加热区开始逐步降至环境温度,之后将玻璃取出;第二类是采用多个模具,玻璃置于模具之上,分别循环运行于加热区域与冷区区和取片区,能实现多工位式的连续生产。这两类工艺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玻璃热弯成型后的产品重复精度低。统一规格的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的模具,模具的制备与储存也是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出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通过对异性曲面玻璃的成型工艺进行优化,
可实现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生产规模化,同时具备高产能,低功耗,重复精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包括:
将待加工的玻璃经上片区装载上片的步骤;
将装载好的玻璃经加热区加热的步骤;
将加热后的玻璃弯曲成型的步骤;
将弯曲成型后的玻璃经下片区下片的步骤;
所述玻璃弯曲成型的步骤为:
沿玻璃工艺行进方向,依次设有玻璃等待吸附工位、玻璃模压热弯成型工位、玻璃模具定型吸附转移工位和玻璃上模释放转移工位,通过一可移动的悬架带动玻璃并沿玻璃工艺行进方向在各个工位上依次传递,完成工位式吸附、释放、模压、成型的交替递进过程,实现玻璃的异性曲面热弯成型。
进一步优化,所述可移动的悬架通过驱动组件的带动在一吸附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在悬架上依次设有平板玻璃真空吸附组件、第一凸模及凸模吸附组件和第二凸模及凸模吸附组件,在所述玻璃模压热弯成型工位上设有第一凹模,所述第一凹模与第一凸模配合完成玻璃的模压成型过程;在所述玻璃模具定型吸附转移工位上设有第二凹模,所述第二凹模与第二凸模配合完成曲面玻璃的定型过程,在所述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的下表面加工有密集排布的与吸附腔相通的小孔。
进一步优化,所述玻璃弯曲成型的过程在一个密闭腔体内完成,在腔体四壁敷设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加热元件及其温控系统,能够在玻璃行进方向上形成由高到低的可控的温度梯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凹模与第一凸模的内部设有加热元件,能够在第一凹模与第一凸模对玻璃模压成型中进行可控的加热过程。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平板玻璃真空吸附组件,其吸附工作面距离玻璃上表面的高度可以调节,在所述吸附工作面上附着有耐温隔离层。
进一步优化,所述平板玻璃真空吸附组件内设有可控制的加热元件,可对吸附平板进行可控的加热,使得平板吸附面达到需要的表面温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在动力驱动下可上升或者下降,且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的上表面设有沟槽,以利于玻璃被上模吸附时下模下降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