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现场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4517.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陈杰;李陈莹;胡丽斌;谭笑;曹京荥;刘建军;陶风波;王永强;李鸿泽;柏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丁博寒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阻燃 性能 现场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现场检测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现场检测方法;S1,测试人员先装配检测装置,在现场取下电力电缆的护套试样,放置于机械夹爪中,摆动机械臂控制所述机械夹爪将护套试样放置于燃烧腔内;S2,在所述燃烧腔内通过固定台将医用脱脂面层固定于护套试样下方;S3,启动气体供给机构,向所述燃烧腔内注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并启动燃烧机构;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现场检测方法,不需要人工进行点火,通过控制火焰控制单元调节火焰大小和位置,并可以同时测试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性能,通过氧指数和垂直燃烧判据模块直接进行燃烧性能判断,有利于现场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现场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气火灾已连续多年高居我国建筑物火灾成因的首位且呈上升趋势,已占到全部建筑物重特大火灾的60%左右。因此,国家对重要公共建筑场所提出采用阻燃低烟无卤电力电缆的要求。电力电缆是居民小区和重要建筑场所等居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火灾,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目前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的测试,需要对若干根3.5米的电缆样品进行燃烧试验,判断阻燃性能是够合格。对于已经安装完成的电力电缆和运的电力电缆,想要在不影响电缆运行的情况下进一步了解电缆阻燃性能,可以通过测试电缆护套的阻燃性能。目前市面上有的护套阻燃性能测试装置功能单一,只能单独测试氧指数或垂直燃烧。阻燃测试装备太大,不适用于现场实时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还需要通过人工编辑完成测试报告,无法满足智能化检测需求。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不需要人工进行点火,直接通过控制火焰控制单元调节火焰大小和位置,并通过氧指数和垂直燃烧判据模块直接进行燃烧性能判断,使用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直观,有利于现场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阻燃性能现场检测方法,不需要人工进行点火,直接通过控制火焰控制单元调节火焰大小和位置,并通过氧指数和垂直燃烧判据模块直接进行燃烧性能判断,使用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直观,有利于现场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以下步骤:
S1,测试人员先装配检测装置,在现场取下电力电缆的护套试样,放置于机械夹爪中,摆动机械臂控制所述机械夹爪将护套试样放置于燃烧腔内;
S2,在所述燃烧腔内放置固定台;
S3,启动气体供给机构,向所述燃烧腔内注入氧气和氮气;
S4,调整所述点火供给机构的气流量,来控制所述燃烧机构发出的火焰;移动火焰至离护套试样底端中心10mm的位置点燃护套试样;
S5,记录护套试样燃烧时间,如护套试样点燃30s内,移开火焰可以持续燃烧,则记录护套试样燃烧时间;如火焰作用时间超过30s,而护套未点燃,则返回S3重新调整所述燃烧腔内氧气和氮气的浓度,升高氧气浓度,直至30s内点燃为止;
S6,通过检测控制器,对护套试样燃烧进行氧指数燃烧数据分析,循环反复。
进一步地,
V1,选择空旷实验场地,移除所述燃烧腔;
V2,测试人员先装配检测装置,在现场取下电力电缆的护套试样,放置于所述机械夹爪中,摆动所述机械臂控制所述机械夹爪将护套试样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并在所述护套试样正下方放置所述医用脱脂面层;
V3,调节所述燃烧机构产生20±2mm高的蓝色火焰,移动所述燃烧机构发出的火焰至离护套试样底端中心150mm的位置点燃护套试样;
V4,通过所述检测控制器,对护套试样燃烧进行垂直燃烧数据分析,循环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的项目及质量管控系统
- 下一篇: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