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与其应用的电池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4342.4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古博;林敬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14;H01M50/516;H01M50/52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明治 架构 电池 与其 应用 模块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其包括一第一导电板及一第二导电板;多个导电柄被夹设定位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且那些导电柄的每一者的一部分暴露于第二导电板外,以便与电池单元焊接或直接接触。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具有高机械强度、低电阻、高导电与高导热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具有导电柄(tab)且可以用来与电池单元(battery cell)电性连接的电池框与其应用的电池模块,且特别是一种以三明治架构形成的电池框与其应用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与电动机车的市场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各国政府都力推节能减碳的政策,并且给予购买电动汽车与电动机车的使用者一定金额的补助款。电动汽车与电动机车透过其电池模块来供应电力,并将电力转换为动力,由于续航力(也就是单次充满电之电池模块能够达到的行驶距离)不能太差,因此,电池模块会有复数电池单元电性连接,以共同提供电力。
电池模块中,复数个电池单元与电池框的导电柄焊接,并透过导线或其他电性连接手段而彼此互相电性连接。然而,传统电池框中的导电柄的固定方式不一定稳固,这使得电池单元与导电柄焊接的部分容易松脱,造成了电池模块的故障。特别是,对于部分电池模块来说,于电池模块出厂后,维修方并不能更换导电柄或重新焊接,这使得使用者必须花费不斐的金额购买一个新的电池模块。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创新构造的电池框,其电池框不仅有较佳的机械强度,且电池框的导电柄与电池单元的焊接部分不易松脱,以增加电池模块使用上的安全性,将会是本发明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其包括一第一导电板及一第二导电板。多个导电柄被夹设且定位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其中,导电柄的部分暴露于第二导电板外,以使导电柄与一对应的电池单元焊接或直接接触。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板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第二导电板开设有对应于多个第一开口之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导电板在其外围环设有一周边墙面以形成导电板收纳空间。导电板收纳空间用于收纳第一导电板,第一导电板被收纳在导电板收纳空间时,第一导电板的外围将会抵顶在导电板收纳空间的周边墙面上。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板的每一个第二开口的附近设有一导电柄收纳空间,以收纳导电柄的一部分;其中,第一导电板被收纳于导电板收纳空间时,导电柄将会被夹设且定位在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柄包括一尾端部、至少一柄部及至少一焊接点,其中尾端部连接柄部,焊接点设置于柄部上,柄部暴露于第二开口。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柄更包括连接部,导电柄透过连接部以连接另一个相邻的导电柄。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柄收纳空间用于收纳导电柄的尾端部与连接部。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柄包括两个柄部及四个焊接点,每一个柄部设有两个焊接点。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分别为一低电阻、高导电的厚金属板,而导电柄为一高机械强度的导电片。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导电柄系面向彼此,且与同一个电池单元焊接或直接接触。
基于前述目的的至少其中之一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前述任一个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以及与多个导电柄焊接或直接接触的多个电池单元。
简单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个高机械强度、低电阻、高导电与高导热的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当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应用在电池模块时,将可以增加电池模块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三明治架构的电池框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