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频传输方法、耳机和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3569.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冯万健;曾炳阳;王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05 | 分类号: | H04M1/725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传输 方法 耳机 基站 | ||
1.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应用于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装置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DECT装置包括耳机以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耳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一信道发送的第一音频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进行音频的播放;其中,所述第一信道包括复数个长时隙收信道;其中,长时隙收信道LongSlot为DECT传输信道,占用2个全时隙收信道FullSlot;
所述耳机通过麦克风接收第二音频信息,并通过第二信道将所述第二音频信息传输给基站;其中,所述第二信道包括1个全时隙发信道;其中,全时隙发信道Fu11Slot为DECT传输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耳机周期性的侦听所述基站通过第三信道广播的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耳机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第一信道发送第一音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耳机是否是首次与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若是,则所述耳机在所述基站上进行通信注册,并通过空中协议与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若否,则在侦测到所述基站处于通信范围内时,直接通过空中协议与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耳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音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第一编码处理,以得到第一编码数据;
将所述第一编码数据压缩后,再分为复数个关联的第一编码数据包以形成第一音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进行音频的播放,具体为:
所述耳机接收所述第一音频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复数个关联的第一编码数据包组包,以得到第一编码数据的压缩数据;
在解压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压缩数据后,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第一解码处理,对解码得到的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音频的播放。
6.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应用于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装置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DECT装置包括耳机以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第一信道向所述耳机发送第一音频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包括复数个长时隙发信道,长时隙发信道Long Slot为DECT传输信道,占用2个全时隙发信道FullSlot;
所述基站通过第二信道接收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发送的第二音频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包括1个全时隙收信道,全时隙收信道Fu11Slot为DECT传输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耳机是否是首次与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若是,则所述耳机在所述基站上进行通信注册,并通过空中协议与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若否,则在侦测到所述基站处于通信范围内时,直接通过空中协议与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第二信道接收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发送的第二音频信息,具体为:
所述耳机对第二音频数据进行第二编码处理,得到一第二编码数据包;
将所述第二编码数据包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息,并通过第二信道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对所述第二音频信息解压缩后进行第二解码,并将解码得到的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传输至通话对端。
9.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音频传输的程序,所述音频传输的程序包含dect无线传输和编解码的处理,所述音频传输的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
10.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音频传输的程序,所述音频传输的程序包含dect无线传输和编解码的处理,所述音频传输的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5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