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VR和IPC自动无线对码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2214.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周志奇;张阳;何津全;李进;吴彭养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安士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12/06;H04W76/1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vr ipc 自动 无线 连接 方法 | ||
1.一种NVR和IPC自动无线对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S1、启动NVR的无线对码功能,等待接收对码消息报文,所述对码消息报文以约定的数据格式传输,所述数据格式的对码消息报文由头部信息和设备信息组成;
S2、IPC实时发送对码消息报文;
S3、NVR实时接收对码信息报文,并判断对码消息报文的头部信息长度是否与指定长度一致,若不一致,则NVR忽略该对码消息报文,不对该对码消息报文进行处理;若一致,则NVR对接收到的对码信息报文进行解析,得到对码消息报文中的头部信息和设备信息;
S4、NVR根据头部信息中包含的识别码ID判断发送对码消息报文的IPC是否为合法设备,若为合法设备,则执行S5;若为非法设备,则结束对码;
S5、判断NVR对码表中当前连接IPC数量是否小于NVR能连接IPC的最大连接数,若小于,则执行S6;若不小于,则结束对码;
S6、根据设备信息和NVR中存储的IPC设备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发送对码消息报文的IPC是否为已配对设备,若为已配对设备,则对IPC进行IP分配,更新对码表,初始化IPC的默认配置,将默认配置发送给IPC;若为未配对设备,则对IPC进行注册并登记设备信息,分配IP地址,更新对码表,初始化IPC的默认配置,将默认配置发送给IPC;
S7、IPC接收到默认配置,完成对码并建立连接;
将设置IPC的监控区域划分为重要区域和非重要区域,在设置在重要区域的原IPC旁设置备用的IPC,所述备用的IPC的识别码ID为原IPC的识别码ID的从属ID,若NVR接收原IPC发送的对码消息报文,并与原IPC建立了连接,则NVR根据识别ID的从属关系,识别备用的IPC为合法设备后,不进行连接;当NVR与原IPC断开连接,NVR与备用的IPC建立连接,NVR连接有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VR和IPC自动无线对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IPC采用组播方式实时发送对码消息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VR和IPC自动无线对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配置包括移动侦测灵敏度、侦测区域信息、视频码流和帧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VR和IPC自动无线对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的IPC与NVR建立连接后,采集原IPC的视频,NVR连接有故障检测服务器,NVR将备用的IPC采集的原IPC的视频发送给服故障检测服务器,所述故障检测服务器根据原IPC的视频识别原IPC的故障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VR和IPC自动无线对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服务器根据原IPC的视频识别原IPC的故障类型,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原IPC的视频,在原IPC的视频中捕捉原IPC;
根据捕捉到的原IPC,判断原IPC的各个指示灯是否正常,若存在指示灯亮灯不正常,则根据指示灯类型,判断故障原因,并发送给用户的智能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VR和IPC自动无线对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NVR与全部连接的IPC断开连接,则启动与NVR距离最近的NVR的临时连接权限,作为测试NVR,并启动全部IPC发送有特定标识的对码消息报文,若检测NVR接收到任一IPC发送有特定标识的对码消息报文,并与IPC建立连接,则判断NVR出现故障,若检测NVR未接收到任一IPC发送有特定标识的对码消息报文,并未与任一IPC建立连接,则判断IPC出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安士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安士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2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蚕茧的索绪理绪过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生气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