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的绿色集成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957.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中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永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35 | 分类号: | A01G22/35;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绿色 集成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笋的绿色集成种植方法,生长季采用大棚避雨反季节栽培,产品在早春、秋延时期上市,填补高档蔬菜的空白;引进并选育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土壤深耕、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基肥、追肥以大豆、有机羊粪为主,中期适当滴灌绿芦笋绿色生产专用水溶肥,营养生长季采取行间覆盖麦草,增加土壤有机质、防草、增地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全程实行智能水肥一体化,大棚通风道安装防虫网,棚内棚外全程使用物联网监控,实行温、光、水自动控制;育苗移栽,假植栽培,缩短棚内生育期,实现当年栽种当年出产品。本发明实现了芦笋的绿色集成种植,种植技术稳定,适合皖北地区,反季节填补高档蔬菜空白,利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芦笋的绿色集成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是药、食同源食品,既可鲜食、又可药用,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欧美人所喜食,被人们视为药、食兼用植物,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抗癌植物。
芦笋的种植因地域不同而不同,萧县种植芦笋有百年历史,但是都是以露地种植白笋为主,露地种植在营养生长过程中,易遭受芦笋(茎枯病)致命病害的危害,所以,到90年代后期,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基本绝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芦笋的绿色集成种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芦笋的绿色集成种植方法,
步骤一、生长季采用大棚避雨反季节栽培,产品在早春2月份~4月,秋延10月~12月份上市,填补高档蔬菜的空白;
步骤二、引进并选育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土壤深耕、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基肥、追肥以大豆、有机羊粪为主,中期适当滴灌绿芦笋绿色生产专用水溶肥,营养生长季采取行间覆盖麦草,增加土壤有机质、防草、增地温;
步骤三、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对病虫害的预防采取物理防治,对于虫害,棚外悬挂杀虫灯,使用高空杀虫灯,棚内悬挂杀虫板、使用性诱剂装置,预防病虫害需要用药的全部使用生物农药;
步骤四、全程实行智能水肥一体化,大棚通风道安装防虫网,棚内棚外全程使用物联网监控,实行温、光、水自动控制;
步骤五、育苗移栽,假植栽培,缩短棚内生育期,实现当年栽种当年出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引进并选育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是指:种植基地应在大气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远离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所列标准的地区,土壤和水资源状况具备绿芦笋优质生产和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品种以嫩茎深绿、质地鲜嫩、不易老化、笋头鳞片抱合紧密、嫩茎肥大整齐、成茎分枝部位高、开散较迟、畸形少和能耐密、抗病虫能力强、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选育品种有:京科系列、鲁芦笋系列的优质品种。
进一步的,所述缩短棚内生长期是指,栽培采取育苗移栽方式,早春育苗采取日光温室育苗,育苗前,首先对种子进行晒种、漂洗、消毒、温水浸泡处理,然后将温水处理过的种子放在25~30度的育苗箱进行催芽,催芽的同时要在日光温室内备好苗床;苗床为长22米,宽1.5米的畦,再整畦前,施入有机肥,每畦施入腐熟优质土杂肥200~250千克,并撒施适量的锌硫磷颗粒,将培养土调制好,待种子有10%~25%露白时,即可播种;每6~8cm3播种一粒,播种后覆细土2~3cm,播种后要加强苗床管理,畦内温度控制在25~28度,适时浇水、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移栽前要进行炼苗,秋季育苗直接在大田露地育苗,育苗方法同上;育苗后定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永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永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