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近既有线箱梁预应力束张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701.0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段锋;朱建锋;马新文;彭小录;吴旭亮;刘德兵;吴红兵;姜子麒;薛晓宏;罗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E01D19/00;E01D2/04;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邻近 既有 线箱梁 预应力 束张拉 方法 | ||
1.一种邻近既有线箱梁预应力束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张拉起吊装置:在挂篮主桁架(11)上安装张拉起吊装置,所述挂篮主桁架(11)包括竖向设置在箱梁(1)上的桁架主体和水平设置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横梁(11-1),所述桁架主体和所述横梁(11-1)一体成型;
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焊接主梁(6),所述主梁(6)水平布设在所述横梁(11-1)的下方,所述主梁(6)的长度大于所述桁架主体的宽度,所述桁架主体和所述主梁(6)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主梁(6)上挂设有卷扬机(7),所述卷扬机(7)可沿所述主梁(6)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桁架主体、主梁(6)和卷扬机(7)组成张拉起吊装置;
步骤二、浇筑并养护箱梁:所述挂篮主桁架(11)和所述箱梁(1)之间设置有挂篮行走机构,利用所述挂篮行走机构沿所述箱梁(1)的设计方向移动挂篮,将所述挂篮移动至设计位置后进行定位,然后在所述挂篮上对该段箱梁(1)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并养护,浇筑完成后的箱梁(1)端面位于所述主梁(6)的后侧;
步骤三、穿设并固定预应力束:利用编束装置在箱梁(1)的预应力束孔道(2)内穿设预应力束,所述预应力束为由多根预应力筋(4)编束而成;采用第一锚固组件在所述预应力束孔道(2)的孔道口处对所述预应力束进行固定;
步骤四、移动并安装穿心千斤顶:将卷扬机(7)的挂钩连接在穿心千斤顶(8)的吊环(8-1)上,启动所述卷扬机(7),提升并移动所述卷扬机(7),将所述穿心千斤顶(8)移动至一个所述预应力束外伸端的正上方;下放所述卷扬机(7),将所述穿心千斤顶(8)移动至该预应力束的端部,使所述穿心千斤顶(8)的中轴线与该预应力束的中轴线相重合;拉动所述卷扬机(7)上的钢丝绳,将所述穿心千斤顶(8)套设在该预应力束的外伸端上;
步骤五、固定穿心千斤顶:在所述穿心千斤顶(8)靠近所述预应力束外伸端的一侧安装第二锚固组件,将所述穿心千斤顶(8)与该预应力束固定连接;
步骤六、张拉预应力束:平移所述卷扬机(7),带动所述穿心千斤顶(8)动作,对固定在所述穿心千斤顶(8)内的所述预应力束进行张拉;
步骤七、张拉下一个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拆除所述第二锚固组件和穿心千斤顶(8),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六,对下一个所述预应力束进行张拉,直至完成该节段上所有所述预应力束的张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线箱梁预应力束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桁架主体包括多个竖向设置在所述箱梁(1)顶面上的桁架(11-2),多个所述桁架(11-2)沿所述箱梁(1)的宽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横梁(11-1)水平连接多个桁架(11-2),多个所述桁架(11-2)和横梁(11-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线箱梁预应力束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主梁(6)和所述桁架(11-2)连接处的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桁架(11-2)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线箱梁预应力束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均设置在所述主梁(6)上的两个第一连接板(12)和两个第二连接板(1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2)沿所述主梁(6)的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3)沿所述主梁(6)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为直角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线箱梁预应力束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第一锚固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预应力束上的第一锚具(3)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锚具(3)内的第一夹片(5),所述第一锚具(3)布设在所述预应力束孔道(2)的孔道口处,所述第一夹片(5)卡装在所述预应力筋(4)上,所述第一夹片(5)的数量和所述预应力筋(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7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
- 下一篇:一种刹车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