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保衬衫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548.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群;刘红菲;蓝舟;连梦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83 | 分类号: | D03D15/283;D03D15/225;D03D13/00;D06C7/02;D06L4/26;D06P1/00;D06P1/38;D06P3/70;D06P3/66;A41B1/00;A41B1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衬衫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衬衫面料,采用丙烯腈纶纤维纱线与再生粘胶纤维纱线加工而成,利用再生粘胶纤维具有与普通粘胶纤维产品相似的服用性能,使得生产的面料符合纺织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0.5dtex级超细型的丙烯腈纶纤维具有蓬松轻薄、透气保暖等优势,而且其抗起球性和吸水速干性能极佳,将两者通过合理的工序,开发出轻薄柔软、亲肤保暖的斜纹梭织面料,用于商务休闲男装衬衫,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衬衫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衬衫面料。
背景技术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纺织品的需求也在提高,对纺织品的使用周期大幅缩短,从而导致废旧纺织品的数量快速增长,其中纯棉及含棉纺织品占比最大。
针对这一趋势,着力于废旧棉纺织品的再利用能有效减轻对纺织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和纺织废物的处理压力,可弥补国内纺织资源的不足。其中,再生粘胶纤维是由回收的棉纺织废料生产的,用此纤维生产的面料具有与普通粘胶纤维产品相似的服用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再生粘胶纤维生产织造的新型环保衬衫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衬衫面料,其中,所述新型环保衬衫面料采用丙烯腈纶纤维纱线与再生粘胶纤维纱线加工而成,所述新型环保衬衫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
制条:将丙烯腈纶纤维与再生粘胶纤维分别制成丙烯腈纶纤维生条和再生粘胶纤维生条;
并条:将制成的两种生条在并条机上进行并条;
步骤二,纺纱:
将并条后纱线先后通过粗纱机得到粗砂,再由细纱机得到细纱,最后由络筒等速导纱、匀速张力完成纺纱;
步骤三,织造:
将纺出的纱线通过剑杆织机,采用梭织斜纹组织的面料组织结构进行织造,生成坯布;
步骤四,前处理:
对坯布进行精炼和漂白,以去除杂质和油污等,提高纱线上染率和匀染性;
步骤五,染色:
采用两浴两步法染色对坯布进行染色,先用腈纶染料对坯布中的丙烯腈纶纤维进行染色,再用粘胶染料对坯布中的再生粘胶纤维进行染色;
步骤六,后整理:
将染色烘干后的坯布加入定型剂进行定型,定型时定型温度为105℃,定型时间30s,车速30m/min,然后预缩,最后至坯布获得一定的幅宽和克重,即得到成品面料;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步骤一的制条工艺中,所述丙烯腈纶纤维生条的出条质量为3.2g/m,所述再生粘胶纤维生条的出条质量为4.0g/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丙烯腈纶纤维采用0.5dtex级超细型丙烯腈纶纤维。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步骤一的并条工艺包括三道并条,其中,
并条一道:采用6根并合,6倍牵伸,出条质量为3.5g/m;
并条二道:采用6根并合,7倍牵伸,出条质量为3.2g/m;
并条三道:采用6根并合,7倍牵伸,出条质量为3.2g/m。
进一步改进的是:在所述步骤二的纺纱工艺中,所述粗纱为8倍牵伸,捻系数72,出条质量为4.1g/10m;所述细纱捻度为65捻/10cm,38.53倍牵伸,捻系数320。
进一步改进的是:在所述步骤三的织造工艺中,主要织造参数包括310°的开口时间、30mm的梭口高度、105cm的后梁高度、338r/min的车速以及110cN的上机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