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场序时间混色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0064.5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3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沈翰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天画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间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场序时间混色算法,具体为:S1,计算当前场序中的EL和EH;S2,判断所述EL或者EH是否接受,若是则计算Rd,并将所述Rd做为图像数据灰阶值转换为灰阶电压;反之进入S3;S3,调整T5,计算EL1、EH1和Rd1;S4,判断所述EL1和EH1是否接受,若接受则将所述Rd1做为图像数据灰阶值转换为灰阶电压;反之进入S5;S5,调整T4,计算Rd2,并将Rd2做为图像数据灰阶值转换为灰阶电压。本发明根据被动输入的灰阶值,调整当前场的灰阶值,背光持续时间以及背光起始时刻相对位置从而形成等效灰阶值,若该等效灰阶值与目标灰阶值接近或相等,那么误差越小,偏色现象越不明显或不偏色;通过这一过程使得等效灰阶值能够接近或者等于目标灰阶值从而使偏色大幅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屏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场序时间混色算法。
背景技术
在场序时间混色中,由于成像具有时间先后顺序,完成如空间混色相同一帧的成像至少需要3个子场排列,按理论数据,应该是RGB三场的数据准备好了,然后进行RGB三场的背光,各自一一对应。
但是,由于在场序显示逻辑下,每一帧画面的时间,如果以180HZ为例,则每帧只有5.56毫秒;以240HZ为例,则只有4.17毫秒;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实现液晶扫描驱动实现数据传送,然后再进行背光照明,则会出现背光照明时间很短的情况。而且,再背光照明时间短的情况下,还会对液晶的驱动芯片具有非常高的要求。
如果按照传统的背光方法,即背光常亮的情况下,则会出现如下情况:已经实现数据传输的那一行像素,在实现数据传输前,保持着上一帧的状态;但其色彩已经是本帧的数据了。然而,由于液晶的数据传输是有一定时间要求的,所以,液晶像素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实现数据传输,每一行都在不同的时间点实现数据传输的。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如下的问题:虽然背光常亮,亮度增加;每一行获得的数据的时间不同,导致其以上一帧的画面的数据接收了本帧的光照,然后本帧数据完成后,接收本帧的光照;结果是,本帧的总体光照时间虽然延长了,但是分为两个时间段了,两个时间段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其中前半段是上一帧的数据,后半段是下一帧的;本帧的数据,还会影响下一帧的图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场序时间混色算法,在满足高刷新率,高亮度的同时大幅降低偏色现象,从而提高图像和视频成像的显示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场序时间混色算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S1,计算当前场序中的EL和EH;
S2,判断所述EL或者EH是否接受,若是则计算Rd,并将所述Rd作为图像数据灰阶值转换为灰阶电压;反之进入S3;
S3,调整T5,计算EL1、EH1和Rd1;
S4,判断所述EL1和EH1是否接受,若接受则将所述Rd1作为图像数据灰阶值转换为灰阶电压;反之进入S5;
S5,调整T4,计算Rd2,并将Rd2作为图像数据灰阶值转换为灰阶电压;
其中,EL和EH分别为灰阶中,不能表示的区域中暗部所占的百分比和亮部所占的百分比;Rd为调整后的某一像素中某一基元的数字灰阶值;T5为子场背光起始时刻平移时间;EL1、EH1和Rd1为调整T5后,不能表示的区域中暗部所占的百分比、亮部所占的百分比和某一像素中某一基元的数字灰阶值;EL2、EH2和Rd2为调整T4后,不能表示的区域中暗部所占的百分比、亮部所占的百分比和某一像素中某一基元的数字灰阶值;T4为当前子场背光相对每场背光持续时间所增加或者减少的时间;T5为子场背光起始时刻平移时间。
优选地,重复所述S1-S5三次,直至完成当前帧的R场、G场和B场。
优选地,所述S1中计算当前场序中的EL和EH,具体为,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天画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九天画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