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及其藻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808.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飞;张亚雷;褚华强;杨黎彬;蒋淑红;孙晶晶;徐娇;由晓刚;于振江;尹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12M1/00;C02F1/4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膜曝气 浓缩 高密度 生物膜 反应器 及其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及其藻培养方法:
其中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浓缩液排液口,所述反应池中设置有浓缩曝气装置,所述浓缩曝气装置包括中空纤维膜组件、汇流管、曝气管以及出水管,在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浓缩过滤反应池的藻液,浓缩过滤后藻液进入汇流管,汇流管连接出水管以及曝气管;所述反应池中还设置有填料用于藻生物膜培养,在填料区域还设置有光照组件用于提供光照促进藻类生长,曝气管连接二氧化碳气源;
包括如下步骤:
(1)废水通过废水培养液箱进入光生物反应器主体;
(2)向步骤(1)中的光生物反应器主体接种藻液,藻液浓度为0.5~0.8g/L,培养时间为5~8天,
其中,光照强度控制3000~6000lux,光暗时间比12h:12h;在培养过程中持续或者隔间进行曝气;曝气的气源为压缩空气或者CO2;
(3)培养完毕后,利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对藻液进行过滤浓缩,过滤液排出反应池,剩余的浓缩藻液一部分收集到浓缩藻液箱,一部分继续固定在培养填料表面用于下一周期微藻生物膜反应器的培养,下一周期的微藻培养不再接种新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的藻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过滤完毕,对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反冲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的藻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藻生物膜培养填料为PE/PP载体,表面积为0.005m2,比表面积为3.73m2/m3,填料的填充比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的藻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若干个中空膜丝,中空膜丝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连通汇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的藻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膜丝外径、壁厚、内径分别为1.8mm、0.3mm、1.2mm,空隙率为50%-80%;膜丝长度为0.3-0.8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的藻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LED灯源以及导光板,导光板采用纳米导光板,导光板厚度为4mm,LED灯源从导光板的一个端面射入作为入射光源,导光板的另一端面未做光出射面,导光板的其他面粘贴反光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8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