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渗透煤系气储层多次加砂压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310.5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尹中山;陈杨;张秀军;周瑞琦;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61007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煤系 气储层 多次 加砂压裂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渗透煤系气储层多次加砂压裂方法,利用较多储量目的,进行第一次加砂形成生产主裂缝;第二次暂堵球加砂营造支撑剂的合理布局;第三次加砂达到支撑剂理想的延伸距离和形态;当施工期间工作压力限压安全前提下,进行第四次加暂堵球、加砂压裂,达到应开尽开射孔段及相邻砂岩‑泥岩地层的目的。本发明中通过多次加砂+暂堵球+加砂工艺及氮气泡沫助排作用,保持较长较理想较复杂裂缝网络,以期近井地带的缝网保持持续解析状态,扩大气体解吸和压降漏斗范围;降低流动压力,通过压力降,提高产量和维持高产的目的。本发明实现了体积缝网,支撑稳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渗透煤系气储层多次加砂压裂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煤层气的地质结构多变,煤的多阶段演化和多热源叠加使煤的变质作用显著,造成煤层气藏在煤储层的物性、含气保存与开采条件等方面有明显的特殊性。相当多的煤层气藏表现出高应力和低渗透的特征,这些特征使煤层气藏的开采面临更严苛的技术要求。高应力、低渗透的煤气层一直是能源开发领域的攻关方向。
低渗透煤层气属于难开发资源,单纯依靠地层自身条件,不能形成良好的渗流条件。针对煤系地层中煤层气,泥岩气(顶底板)及就近的致密砂岩气,均是低渗透非常规气,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现国内尚无对此开展改造的针对性成功案例。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国内尚无对此类储层改造专门的针对性成功案例。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提高煤层+含气砂岩+含气泥岩组合改造程度,畅通解析通道,确保产气量稳定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储层改造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煤系气储层多次加砂压裂方法,本发明以充分改造复杂储层组合突破三种储层界面的思路,实现了体积缝网,支撑稳产,即动用较多储量,实现较高EUR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渗透煤系气储层多次加砂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渗透煤系气储层多次加砂压裂方法包括:
进行第一次加砂形成生产主裂缝;
第二次暂堵球加砂营造支撑剂的合理布局;
第三次加砂达到支撑剂理想的延伸距离和形态;
当施工期间工作压力限压安全前提下,进行第四次加暂堵球、加砂压裂,达到应开尽开射孔段及相邻砂岩-泥岩地层的目的。
进一步,延伸距离为单边长150--250米以上。
进一步,当第四次作业时,加入氮气泡沫,加强助排。
进一步,第四次作业的前提条件为:煤层、页岩、砂岩组合有利于压裂液的充分适应性,井筒条件能承担持续高压工作。
进一步,通过多次加砂、暂堵球、加砂工艺及氮气泡沫助排作用,保持较长较理想较复杂裂缝网络,以期近井地带的缝网保持持续解析状态,扩大气体解吸和压降漏斗范围;降低流动压力,通过压力降,提高产量和维持高产的目的。
进一步,每次停待时间的确定原则:分别为60min、45min、45min。
进一步,暂堵球的数量确定原则:按射孔段总孔数的40-60%准备;第二次压裂加暂堵球的数量是射孔数的40%,第四次压裂加暂堵球的数量是射孔数的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