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线治疗系统及放射线治疗装置的运转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260.0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周史;高桥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线 治疗 系统 装置 运转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治疗系统及放射线治疗装置的运转方法,能够在不增大结构体的负担的情况下扩大对患者放射线的照射范围。具有:放射线源;旋转机构,支撑放射线源,以等中心为中心使放射线源旋转;治疗床,在等中心配置患者的治疗对象部位;摇头机构,配置在放射线源与旋转机构之间,使放射线源摆动,使放射线源照射的放射线的照射轴摆动;以及控制部,控制放射线源、旋转机构及摇头机构。控制部在利用摇头机构使放射线源的放射线的照射轴从等中心向预定的方向偏移了预定量的状态下进行保持,在保持摇头机构的状态的状态下从放射线源照射放射线,并且利用旋转机构使放射线源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治疗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将放射线的照射范围限制为所希望的形状的多叶准直器的放射线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放射线治疗方法,使用将被称为线性加速器的直线加速器用作放射线源,对预先通过X射线CT装置、MRI装置等拍摄的患者的患部立体地从各种方向照射放射线的方法。
例如,已知有如下的强度调制放射线治疗(IMRT:调强放射治疗):使用多叶准直器(MLC),对从放射线源出射的放射线束的一部分进行遮蔽,一边对照射放射线的区域的放射线强度分布进行调制,一边对患部进行照射;以及强度调制旋转放射线治疗(旋转IMRT),在该强度调制旋转放射线治疗中,使多叶准直器和放射线在患者的周围旋转。
另外,还已知有如下的图像感应放射线治疗(IGRT:Image-Guided Radiotherapy)法,其使用在放射线治疗装置上搭载有X射线摄像装置的装置,在照射放射线之前拍摄X射线图像,并与事先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比较,由此调整基于事先拍摄到的图像而确定的X射线的照射位置。
在患部因呼吸运动等而移动的情况下,也有根据由X射线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等求出患部的位置,利用万向架机构使放射线源的朝向倾斜,使放射线照射方向追随患部的位置的移动体跟踪照射法。
还已知有组合强度调制旋转放射线治疗(旋转IMRT)和图像感应放射线治疗(IGRT),进而一边使搭载有患者的治疗床移动,一边进行螺旋照射的乳房特应法。
另一方面,为了扩大患者的放射线照射范围,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使放射轴从相同位置的放射线源倾斜,对相邻的照射范围依次照射扇形射束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方法:一边照射放射线一边使放射线源的朝向变化,由此使照射区域移动,从而扩大放射线照射范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3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74674号公报
在放射线治疗装置中,期望扩大能够向患者照射放射线的范围,并且增大放射线的照射量。作为一个例子,在治疗在大肿瘤的周围的大范围分散有小肿瘤的患者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各个肿瘤照射放射线,患者的优点大。
但是,在现有的放射线治疗装置中想要扩大放射线的照射范围时,需要将多张金属制的薄板以微小的间隙排列,使各自的薄板移动的多叶准直器(MLC)大型化,重量增加。当MLC的重量增加时,支撑其的结构产生挠曲,照射精度降低。在使MLC与放射线源一起旋转的强度调制旋转放射线治疗、使MLC与放射线源一起以万向架摆动的移动体跟踪照射中,若MLC的重量增加,则摆动的控制响应性下降,且由于结构体的挠曲而精度降低。
另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使放射轴从相同位置的放射线源倾斜,对相邻的照射范围依次照射放射线的方法成为照射一个照射范围后,暂时停止放射线,通过万向架机构使放射线源朝向相邻的照射范围,再次照射放射线的处理,因此照射花费时间。另外,照射区域的重叠、间隙的精度依赖于万向架机构的放射轴的角度控制的精度。因此,相对于原本进行支撑放射线源和MLC的重量并使其摆动到正交二轴并追随移动体的动作的万向架机构,需要间歇地高精度地使旋转停止的动作,对万向架机构的要求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