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SIM服务器发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9250.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5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仇剑书;康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8/20;H04W8/26;H04W7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刘悦晗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sim 服务器 发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eSIM服务器发现方法及装置,应用于DHT网络,DHT网络包括发现服务器和eSIM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eSIM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获取其中携带的eSIM终端的硬件标识EID;确定预设第一数量的发现服务器,并分别向第一数量的发现服务器发送携带EID的查询请求;响应于接收到多个发现服务器发送的发现通知消息,从发现服务器中选择预设第二数量的发现服务器;将第二数量的发现服务器的地址发送给eSIM终端,以使eSIM终端从其中一个地址对应的发现服务器获取注册通知消息,并从注册通知消息中获取所注册的eSIM服务器的地址。本发明实施例基于DHT网络实现一种去中心化的eSIM发现服务方案,降低某些发现服务器的单点压力以及容灾备份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SIM服务器发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eSIM(Embedded-SIM,虚拟智能卡)是新一代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智能卡)卡技术,其基本特点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从eSIM服务器下载SIM卡数据(称为电子SIM卡)并安装到终端设备中。eSIM卡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市场上有多家运营商,每家运营商有自己的eSIM服务器。为了让终端能够找到正确的eSIM服务器,eSIM标准中定义了一种“eSIM发现服务”(Discovery Service),其基本原理是:eSIM发现服务由一系列发现服务器组成,这些发现服务器以树状结构组网,其中有一台发现服务器是根服务器,其它发现服务器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根服务器,形成一个完全连通的服务网络。每个运营商的eSIM服务器都与一台发现服务器连接。用户为终端向运营商订购了eSIM卡之后,该运营商的eSIM服务器将一个包含终端标识和eSIM服务器地址的注册通知消息发送到其所连接的发现服务器(又称为事件注册)。该发现服务器向其上级发现服务器发送该注册通知消息,直到根服务器。收到注册通知消息的发现服务器都保存该注册通知消息。终端中预置一台发现服务器的地址,终端在特定时机连接其预置地址的发现服务器,查询是否有自己的注册通知消息。如果该发现服务器上没有该终端的注册通知消息,则该发现服务器向其上级发现服务器查询,一直查询到根服务器。如果查询到注册通知消息,则将注册通知消息返回给终端,终端从注册通知消息中提取出eSIM服务器地址,连接该eSIM服务器地址并下载eSIM卡。
现有eSIM发现服务的方案是一种中心化的方案,发现服务器网络有一个中心节点(即根服务器),所有注册通知消息都需要发送到根服务器进行保存。根服务器变成了网络中的一个垄断节点,所有运营商要为用户提供eSIM卡都必须依赖该服务器,导致该服务器单点压力大,且容灾备份实现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eSIM服务器发现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eSIM服务器发现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分布式哈希表DHT网络,所述DHT网络包括发现服务器和虚拟智能卡eSIM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eSIM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获取其中携带的所述eSIM终端的硬件标识EID;
确定预设第一数量的发现服务器,并分别向所述第一数量的发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EID的查询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多个发现服务器发送的发现通知消息,从所述发现服务器中选择预设第二数量的发现服务器;
将所述第二数量的发现服务器的地址发送给所述eSIM终端,以使所述eSIM终端从其中一个地址对应的发现服务器获取注册通知消息,并从所述注册通知消息中获取所注册的eSIM服务器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HT网络中发现服务器的标识根据发现服务器的对象标识计算获得,所述确定预设第一数量的发现服务器,包括:
根据所述eSIM终端的EID计算终端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