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割制芯材的除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9210.2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袁前程;刘仁宏;吴芳芳;姚汉蒙;周磊;陈周信;杨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7/01;B26D7/02;B26D7/26;B26D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3 | 代理人: | 马英迪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割制芯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割制芯材的除料机,包括:支架和割制装置;所述割制装置包括:减速机、丝杠、与丝杠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的刀架连接座、通过螺钉与刀架连接座固定连接的刀支座板和在滑座连接块、与滑座连接块滑动连接的直线导轨;还包括电加热控制箱,固定刀片的螺钉通过电加热线与电加热控制箱连接,割制芯材过程中通过电加热控制箱对刀片进行加热升温;减速机通过丝杠带动刀片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本发明实现了对芯板缺口的自动割制,减少了劳动轻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对刀片加热进行切割是割制的缺口表面平整,避免出现撕裂、崩屑、粉尘等问题,提高了加工的质量,改善了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割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割制芯材的除料机。
背景技术
冷藏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货物,冷藏车厢板的内层夹板芯材一般为保温材料,芯材一般为:硬质聚氨酯泡沫、XPS挤塑板、聚苯乙烯泡沫等,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冷藏车厢板结构的要求,需要在制厢板前对芯材增加缺口除料工艺,如图11所示。
目前芯材缺口除料现状是在芯材上划线后,然后人工用普通刀具割制缺口除料,不仅效率低而且割制后的缺口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究其主要原因是芯材的纤维纹理存在顺逆特性,也就是说如用刀具按顺纹理割制出的缺口比较齐整,而按逆纹理割制出的缺口出现撕裂、绷屑现象,而且割制过程中产生粉末。粉尘等,采用现有的人工除料工艺,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对从业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割制芯材的除料机,以解决芯材割制过程中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割制过程中芯板缺口表面不平整,缺口有撕裂、崩屑、粉尘,影响加工质量和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割制芯材的除料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用于割制芯材的除料机,包括:支架1和割制装置;所述割制装置包括;减速机13、丝杠11、两端分别与减速机13和丝杠11相连的联轴器12、与丝杠11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10、与丝杠螺母10固定连接的刀架连接座9、通过螺钉与刀架连接座9 固定连接的刀支座板8和滑座连接块15、与滑座连接块15滑动连接的直线导轨14、卡设在刀支座板8两边卡刀槽802上的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刀螺孔801上的刀片7;减速机13通过丝杠11带动刀片7沿直线导轨14上下移动对芯材进行自动割制。
进一步,所述所述的刀片7是通电后可升温的薄板材折弯件,刀片7)的前部折成90°折弯角,刀片7前部的折弯角与支架1的直角缺口105 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的刀片7是通电后可升温的薄板材折弯件,刀片7 的前部折成90°折弯角,刀片7前部的折弯角与支架1的直角缺口105 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割制装置还包括电加热控制箱17,固定刀片7的螺钉通过先加热线与电加热控制箱17连接,割制芯材过程中通过电加热控制箱17对刀片7进行加热升温,刀片7优选为铜合金材质。
进一步,所述刀片7可通过松紧刀支座板8的两边固刀螺孔801 上的螺钉,使其向前或向后调节,可改变割制芯材板缺口的大小。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割制芯材的除料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自动化割制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加工质量,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芯材割制的除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割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直线导轨安装在滑轨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座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刀架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热刀支座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