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贴片电感智能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801.8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楚彬;潘英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江盟磁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10 | 分类号: | H01F41/10;H01F41/076;H01F41/09;H01F41/12;H01F4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感 智能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贴片电感智能生产工艺,涉及贴片生产领域,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面焊接有支撑立杆,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水平焊接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内侧边对称插接有传输辊,所述支撑横板的顶面水平开设有传输槽,所述传输辊的外侧边套接有传输带,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引线器,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螺栓连接有植脚器,所述植脚器的顶面螺栓连接有推压气缸,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螺栓连接有校正器,所述校正器在远离植脚器的一侧边设置有烘烤箱。本发明装置设计一体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采用了多步骤集中性处理使得加工更加的快速高效,同时集中性的操作处理使得更加的智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贴片电感智能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贴片电感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属于常用的电感元件。贴片电感的作用:通直流阻交流这是简单的说法,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调谐与选频电感的作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可组成LC调谐电路。贴片电感在电路中的任何电流,会产生磁场,磁场的磁通量又作用于电路上。
传统的贴片电感在进行生产时,传统贴片电感电镀焊盘,成本高,可靠性低,产能低下情况,同时在绕线步骤中,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传统工艺一次绕线1个,且在套管时,传统工艺无此步骤,没有办法进行外部的绝缘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贴片电感智能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贴片电感在进行生产时,传统贴片电感电镀焊盘,成本高,可靠性低,产能低下情况,同时在绕线步骤中,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传统工艺一次绕线1个,且在套管时,传统工艺无此步骤,没有办法进行外部的绝缘保护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贴片电感智能生产工艺,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磁芯进行插接单个的插接到传输带的孔洞内部,在孔洞的作用下使得对磁芯卡接住,让磁芯的底部朝上头部贯穿传输带延伸向上传输作用;
步骤二:在传输带的带动下使得磁芯进行传输向引线器内部,在引线器的作用下使得进行送引线作用;
步骤三:在传输带的带动下使得送好引线的磁芯进行运行到植脚器的内部,在植脚器的作用下使得脚杆进行左右按顺序插接到磁芯的内部;
步骤四:在植脚器的作用下使得磁芯的脚杆种植好后,在传输带的传输下进入到校正器的内部,在导板的作用下使得脚杆可以进行扶正处理;
步骤五:在扶正的情况传输带传输到检测设备内部,在检测设备的作用下使得对其脚杆进行检测处理;
步骤六:检测后的磁芯在传输带的传输下进行传输到烘烤箱的内部,在加热管的加热下使得脚杆固定在磁芯的内部;
步骤七:固定好脚杆后在传输的作用下使得运输到绕线装置位置,在绕线的结构下使得在传输带的底面位置对其进行绕线处理;
步骤八:绕线后的磁芯在传输结构下使得进入到焊接位置,且对其脚杆的位置进行焊接处理;
步骤九:在焊接后的磁芯进行运行到测试位置,在测试盘的作用下使得对其脚杆和磁芯进行检测处理;
步骤十:在检测完成成品后在传输带的传输下进入到套管位置,在套管的套接在磁芯的外侧边位置,在套接外管后进行加热塑封完成最终的成品;
步骤十一:在成品的传输到一端后,在脱料设备的作用下使得成品进行插接到收集带上,然后在收卷的作用下对其进行收集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江盟磁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江盟磁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