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用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575.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季卫平;魏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2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术后 辅助 康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用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助行架,具有支撑脚组和手持架,所述支撑脚组包括第一前撑脚、第二前撑脚、第一后撑脚及第二后撑脚,上述撑脚呈四角分布;行走轮,分别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支撑脚组上;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手持架一端与第一、第二后撑脚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第一、第二前撑脚相配合。本发明中由于手持架一端与撑脚为铰接,另一端直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高度,从而在进行高度调节时,患者的手依旧可握持在手持架上,使得助行架依旧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了患者无需借助外人帮助即可实现对助行架的高度调节,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用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过腿骨或膝关节置换等手术之后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需要经常下地进行短时间的走动,以使得患肢更为快速的康复;而由于患者行走时患肢无法完全支撑身体的重量,在行走时需要借助到助行器。中国专利CN108524201A公开了《一种助行器》,其在前后支架之间设置了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了卡紧固定件,通过解除卡紧固定件对伸缩杆的位置锁定来调节高度。
但该种结构下,高度调节较为不便,在调节时无法两边同时进行,且助行器在调节高度时,将无法对患者进行支撑,患者需要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实现高度调节,操作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患者可自行调节高度,调节操作简便的骨科用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包括
助行架,具有支撑脚组和手持架,所述支撑脚组包括第一前撑脚、第二前撑脚、第一后撑脚及第二后撑脚,上述撑脚呈四角分布;
行走轮,分别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支撑脚组上;
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手持架一端与第一、第二后撑脚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第一、第二前撑脚相配合。
本发明中由于手持架一端与撑脚为铰接,另一端直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高度,从而在进行高度调节时,患者的手依旧可握持在手持架上,使得助行架依旧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了患者无需借助外人帮助即可实现对助行架的高度调节,操作简便;
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手持架上的调节杆、可伸缩动作的设于该调节杆上的锁位头、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前撑脚上的调节槽、设于调节槽内壁与该锁位头相配合的多个锁位槽、设于手持架上的按钮件及用于在按钮件于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解除锁位头与锁位槽之间配合的传动结构;该种结构下,在调节高度时,只需要在握持手持架的状态下用手指按压按钮件,即可使得调节杆相对前撑脚上下移动,位置调节简便;且该种方式下,两个手持架的高度调节能够同时进行,调节更为快速,省时省力;且由于同时调节,两个手持架之间的高度相差较小,无需再进行高度对比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按钮件相连的移动杆和与所述锁位头相连的弧形弹片,所述移动杆下部与弧形弹片的拱起处相配合;移动杆下移时,将会挤压弧形弹片,使得弧形弹片带动锁位头向内缩入调节杆内;当移动杆上的外力失去时,弧形弹片能够在自身复位力的作用下驱动锁位头回复至伸出调节杆的位置,继续对手持架的位置进行限位,操作简便,定位效果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锁位头设置为两个,所述弧形弹片两端分别与两个锁位头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内设有通槽,该通槽底部与所述弹性片的拱起处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的大小小于所述锁位头的长度;该种结构下,可有效避免锁位头在移动时由调节杆上缩入至通槽内而无法再发生复位,降低故障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人民医院,未经丽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