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及动态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8545.2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0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安毅;杜兆林;武丽娜;霍莉莉;林大松;秦莉;姚彦坡;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静宇 |
地址: | 3001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耕地 综合治理 动态 调控 方法 | ||
一种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及动态调控方法,在两次单元划分基础上开展后期土壤修复治理措施得筛选实施,依据单元特性进行针对性防治技术措施筛选实施,减少大面积实施同一技术措施的资源浪费,同时有效提升土壤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并综合利用数据库信息,减少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过程中样品检测、技术筛选等多过程的资金投入和时间耗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及动态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但会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而且会间接影响地下水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要素的安全。根据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信息显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总超标率为16.1%,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6,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其中有效适用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修技术措施及动态调控方法的选取尤为重要。
上述技术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已有耕地治理修复技术措施及动态调控方法适用性较低且推广性较差;(2)受污染耕地的修复治理技术措施多为区域面实施,资金投入大且耗费时间长;(3)受污染耕地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措施类型多,与后期动态调控方法的结合统一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加密布点检测结果基础上,对目标区域进行初步单元划分,依据各单元污染特征进一步分区,选取对应修复治理措施,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动态调整。本发明包括数据库建立、单元划分、技术措施筛选实施、动态调整四个环节,各环节相辅相承,保障了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及土壤治理修复措施的针对性实施,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及动态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数据库建立
(1.1)明确目标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及背景信息;
所述目标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包括污染类型、污染指标、污染程度、污染范围,所述污染类型分别为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土壤-农产品污染;所述污染指标包括土壤监测指标和/或农产品监测指标中的超标指标,所述土壤监测指标包括Cd、Hg、As、Pb、Cr、Cu、Zn、Ni、pH、CEC、pE、SOM,农产品监测指标包括Cd、Hg、As、Pb、Cr;
(1.2)收集整理各类土壤治理修复技术措施,依据作用目标物及治理修复强度将所述土壤治理修复技术措施分为四大类技术类别:农艺调控、土壤调理、重金属钝化、深度修复;每类技术类别包括若干技术措施;
(1.3)收集整理已实施的各类土壤治理修复技术措施实施信息,所述土壤治理修复技术措施实施信息包括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三个阶段的数据;
(2)单元划分
(2.1)加密布点
(2.1.1)计算目标区域协同点位的最少布设数量,并采用均匀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布点法进行点位布设并获取点位信息;点位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点位数量,t为T检验的通过阈值,m为容忍误差,Cv为变异系数,Cv=σ/μ,σ和μ分别为目标区域内土壤监测指标的标准差和平均值;
(2.1.2)依据加密布点点位地理信息,进行协同样品采集,完成实验室检测,分别获取土壤及农产品检测结果;测定土壤Cd、Hg、As、Pb、Cr五项重金属监测指标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渣态五种存在形态的含量;
所述土壤与农产品监测指标同数据库监测指标一致;
(2.2)单元划分
(2.2.1)初始单元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未经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