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运动传感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059.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刘远志;苏杨旭;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1;A61B5/00;A61B5/318;A61B5/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 | 李鹏松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运动 传感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运动传感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移动终端,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固定结构,弹性固定结构的顶端内侧安装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中部安装有电子显示装置,上支撑板的两端安装有弹性垫,弹性固定结构的底端内侧安装有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同一端均安装有环形圈,其环形圈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分别与弹性垫为可拆卸连接,电子显示装置和上支撑板为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无线运动传感器装置,主要通过表面的弹性材料仿照护腕,经由自然收缩的弹性包覆于肌肤表面,此种方式能够方便针对感应触头的特性,准确的记录使用者的身体状态,同时对于肌肤不具有紧勒感和捂汗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运动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日常的体育锻炼还是竞技项目上,正确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而再运动流程中通常会通过无线运动传感器针对目标个人进行行为监控和体能监测,运动控制传感器是一种将非电量(如速度、压力)的变化转变为电量变化的原件,根据转换的非电量不同可分为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是进行测量、控制仪器及设备的零件、附件,在运动监测领域中,也一般会集成心率传感器和动作传感器。
然而现有的无线运动传感器装置通常为较坚硬的结构设计,如手环或手表等,在针对运动流程中,若较为坚硬的环状物和肌肤贴的过近,不仅会影响手部的血液循环,还会导致手腕的汗水无法自然挥发,导致手部不适;若与肌肤较远,则无法直接形成固定,其实时监测的功能下降,无法准确监测心率和体温等,同时手部的甩动也将导致前后晃动,影响运动时的动作;其无法拆卸关键部位洗涤等亦是现如今的监测缺陷,一旦使用时间过长将产生酸臭,降低二次佩戴频率。
并且现有的无线运动传感器设备通常会因为无线连接的缘故,因距离较远或其它设备影响,导致信号较差等现象,导致移动设备针对心电图的接受具有影响,影响较大时将会接收到不完整的心电图,从而使移动设备的心电图记录功能直接丧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运动传感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无线运动传感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移动终端,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固定结构,所述弹性固定结构的顶端内侧安装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安装有电子显示装置,所述上支撑板的两端安装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固定结构的底端内侧安装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同一端均安装有环形圈,其环形圈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分别与弹性垫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子显示装置和上支撑板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显示装置底端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和上支撑板为镶嵌固定安装设置,所述底座表面边缘设置有垂直限位块,所述电子显示装置侧表面和垂直限位块为碰珠卡扣结构设置,用于电子显示装置的限位作用,所述底座内侧中部设置有插接块,其插接块的表面设置有插接口,所述底座内壁设置有C型卡扣块,用于固定镶嵌于底座内侧的电子显示装置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卡扣块,其第一卡扣块位于一侧的个数不少于四个,且呈均匀分布,所述弹性固定结构和环形圈内侧均安装有第二卡扣块,其第二卡扣块位于一侧个数不少于四个,所述弹性垫的上端和下端边缘均设置有第一卡扣槽,所述弹性垫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第二卡扣槽,所述第二卡扣槽的内侧设置有聚氨酯包覆层,所述弹性垫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U型预制件,其第一卡口槽和第二卡扣槽均设置于U型预制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