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企业内部交易的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001.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锐卓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Q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刘冀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企业内部 交易 管理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企业内部交易的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从企业的第一员工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关于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的第一借款请求,其中第一内部借款交易为企业向第一员工提供借款的内部借款交易;将第一借款请求发送至企业的第二员工的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二员工是企业负责财务的员工;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其中第一订单创建请求用于请求创建与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相关联的第一交易订单;响应于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创建第一交易订单;以及将第一交易订单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并执行第一内部借款交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企业行政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企业内部交易的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企业的员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向企业进行借款的内部借款交易的情形。例如,员工在出差时住酒店的费用或者预付款的费用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借款还款的交易方式来实现。
目前企业大多是通过钉钉等第三方开发的管理系统来完成出差费用或者预付款以及还款等流程的审批的。但是,第三方的管理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只能通过该管理系统来完成出差费用或者预付款以及还款的流程,并不能在该系统上实现付款的操作。而关于费用的具体操作还是在线下完成的,从而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便。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企业通过第三方管理系统完成内部借款交易,从而无法进行在线的付款等操作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内部交易的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企业通过第三方管理系统完成内部借款交易,从而无法进行在线的付款等操作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企业内部交易的管理方法,用于设置于企业的管理服务器,包括:从企业的第一员工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关于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的第一借款请求,其中第一内部借款交易为企业向第一员工提供借款的内部借款交易;将第一借款请求发送至企业的第二员工的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二员工是企业负责财务的员工;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其中第一订单创建请求用于请求创建与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相关联的第一交易订单;响应于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创建第一交易订单;以及将第一交易订单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并执行第一内部借款交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企业内部交易的管理装置,用于设置于企业的管理服务器,包括:第一借款请求接收模块,用于从企业的第一员工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关于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的第一借款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内部借款交易为所述企业向所述第一员工提供借款的内部借款交易;第一借款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借款请求发送至企业的第二员工的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员工是企业负责财务的员工;第一订单创建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订单创建请求用于请求创建与所述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相关联的第一交易订单;第一交易订单创建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创建所述第一交易订单;以及借款交易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易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并执行所述第一内部借款交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企业内部交易的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从企业的第一员工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关于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的第一借款请求,其中第一内部借款交易为企业向第一员工提供借款的内部借款交易;将第一借款请求发送至企业的第二员工的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二员工是企业负责财务的员工;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其中第一订单创建请求用于请求创建与第一内部借款交易相关联的第一交易订单;响应于第一订单创建请求,创建第一交易订单;以及将第一交易订单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并执行第一内部借款交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锐卓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锐卓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