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副水路型金刚石钻头水路系统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919.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9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亮;钱弟垒;孙杨;金永平;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8;E21B10/6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乌景瑞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路 金刚石 钻头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副水路型金刚石钻头水路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为1)确定冲洗液的沿环壁上返流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副水路型金刚石钻头水路系统的设计方法。
技术背景
钻头水路系统影响着钻头的使用寿命、取芯质量和取芯效率。主副水路型钻头为特殊的底喷钻头,存在主副两种水路,副水路可以辅助主水路排粉和冷却厚壁钻头胎体的中心部分。在相同水眼数下,主副水路型钻头比底喷型钻头唇面面积大,唇面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加钻头的使用寿命和碎岩效率。
目前,主副水路型钻头水路系统参照底喷钻头设计,在现有技术对底喷钻头水路设计时,需要设计卡簧座与钻头刚体之间的环状间隙,此间隙称为隔水间隙。此间隙设计时,是根据环状间隙内流动液体的压力降公式计算得出的,具体式为:
其中:为隔水间隙中所产生的压力降(kg/cm2);μ为粘度(P);L为环状间隙中液体流动的长度(cm);q为流过间隙的冲洗液量(cm3/s);d卡簧座外径(cm);Δα为环状间隙(cm);
在底喷钻头水路系统中,将以往钻头从水槽通过的冲洗液的绝大部分改为从底部水眼通过,因此水眼的设计更加重要。而目前设计水眼及水口时,借用常规方法对钻头水眼的过水面积进行计算,常规钻头不存在水眼,全部冲洗液从隔水间隙往水口截面经过。在底喷钻头设计时,水眼和水口过水面积确定后,没有考虑地层改变水眼数量增加后会使得唇面面积和水口面积的变化。因此,目前的方法中,没有考虑到副水路引起唇面面积的改变,且钻头的水眼大小、数量、水口大小、唇面面积之间的没有合理的计算方法。目前方法会影响钻头的使用寿命,且取芯效率和质量效果不稳定,依靠工程修正效果慢,成本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到副水路引起唇面面积的改变,能保证钻头取芯效率和质量,操作方便的主副水路型金刚石钻头水路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副水路型金刚石钻头水路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冲洗液的沿环壁上返流速V1和水眼流速V2的范围:
2)根据流量守恒定律,计算冲洗液流过水眼总流量,冲洗液流过水眼总流量等于沿钻头与孔壁环隙流量之和,即所流过截面的速度与截面积的乘积,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T为水眼总过水面积;
D1为孔壁直径;
D2为钻杆直径;
3)计算主副水眼总面积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1、r2分别为主、副水眼半径;
n为主副水眼个数,
4)计算水口面积与钻头唇面投影面积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