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914.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达橡塑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13/00 | 分类号: | G02C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膜 塑形镜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包括底座、固定设于底座上的塑料罩壳、固定设于塑料罩壳上端的锂电池、设于塑料罩壳上的操作界面、固定设于底座上的两个微型真空泵、设于塑料罩壳上的清洗液、设于塑料罩壳上的磁吸模块、设于磁吸模块上的两个步进电机、分别设于两个步进电机上的两个角膜塑形镜夹片、设于塑料罩壳侧壁上的两个清洗喷头、可移动设于底座上的污水舱、固定设于污水舱内的污水挡板、设于底座上用于对其固定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膜塑形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
背景技术
在市场调研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在中国,中学生的近视发生率在50%左右。中国角膜塑形镜18年终端规模估计约51亿元,保持30%左右快速增长。我们发现用户群体非常庞大,眼部安全就是最大的问题。市场也有针对角膜塑形镜的清洗产品,但是现有产品有以下几点问题:无法感知清洗程度,清洗过程容易对角膜塑形镜造成损伤;现有技术与原理基本为电泳和超声波清洗,通用原理;针对角膜塑形镜清洗产品,模拟指腹清洗的方式仍存在很大市场空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仪,包括底座、固定设于底座上的塑料罩壳、固定设于塑料罩壳上端的锂电池、设于塑料罩壳上的操作界面、固定设于底座上的两个微型真空泵、设于塑料罩壳上的清洗液、设于塑料罩壳上的磁吸模块、设于磁吸模块上的两个步进电机、分别设于两个步进电机上的两个角膜塑形镜夹片、设于塑料罩壳侧壁上的两个清洗喷头、可移动设于底座上的污水舱、固定设于污水舱内的污水挡板、设于底座上用于对其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操作界面设有总开关、清洗时间倒计时显示、电池电量显示、防止误开的童锁、水量不足提醒显示及清洗液插口、设于塑料罩壳上的充电口;首先将角膜塑形镜置于角膜塑形镜夹片内,然后通过磁吸模块,吸附在清洗仪内,下一步将对应容量的清洗液插入机子对应清洗液插口,最后通过操作界面,选择功能,开启清洗功能总开关。开机后,微型真空泵是利用螺杆的回转来吸排液体的。微型真空泵中间螺杆为主动螺杆,由原动机带动回转,两边的螺杆为从动螺杆,随主动螺杆作反向旋转。主、从动螺杆的螺纹均为双头螺纹。由于各螺杆的相互啮合以及螺杆与衬筒内壁的紧密配合,在微型真空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就会被分隔成一个或多个密封空间。随着螺杆的转动和啮合,这些密封空间在泵的吸入端不断形成,将吸入室中的液体封入其中,并自吸入室沿螺杆轴向连续地推移至排出端,将封闭在各空间中的液体不断排出,犹如一螺母在螺纹回转时被不断向前推进,最后液体通过清洗喷头喷出,清洗镜片。清洗后,通过操作界面解锁,然后取出污水舱。然后取下磁吸模块。磁吸模块角膜塑形镜夹片放置于桌面,然后取下角膜塑形镜,将角膜塑形镜放置于护理盒中浸泡;本发明利用微型真空泵的抽气量和抽气速率,具备一进一出的抽气嘴、排气嘴各一个,内部通过机械装置使泵内部的隔膜做往复式运动,并且在进口处能够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排气嘴处形成微正压,通过气压和水压带动产品的流体从喷头喷出,从而产生清洗效果;角膜塑形镜片安装在步进电机上,步进电机有准确角度,可实现任意角度旋转清洗;两片角膜塑形镜镜片分别安装在两个步进电机上,两个步进电机通过卡槽结构固定在磁吸模块上,在通电情况下,两个步进电机带着两片镜片实现旋转清洗功能;磁吸模块通过磁吸结构,强力吸附在清洗仪内,不易脱落,实现定期更换功能;用一体代替了指腹搓洗和冲洗过程,打破现有市场的操作原理,操作更加简易,与指腹搓洗相比,此产品降低对角膜塑形镜片损坏的风险,减少对角膜塑形镜片的磨损程度,延长角膜塑形镜片的使用寿命,在结合指腹清洗的需求,对镜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清洗时间和清洗水量可控制,减少了对清洗液的使用,降低清洗液的能耗,减少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达橡塑工艺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达橡塑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快递打包的胶带包裹装置
- 下一篇:板蓝根切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