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鹰式波浪能发电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876.4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梁钰;吴强;林明健;万信书;段振斌;程冰;赵昱翔;刘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3B13/20 | 分类号: | F03B13/20;F03D9/25;F03D13/25;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发电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鹰式波浪能发电模拟装置,包括漂浮框架,所述漂浮框架包括底座、浮力平台和连接柱,所述浮力平台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浮力平台连接,所述漂浮框架中心设有中心舱,所述中心舱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浮力平台连接,所述中心舱内设有发电系统,所述中心舱的外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鹰式浮体,所述鹰式浮体的尾部通过连接臂与所述中心舱铰接,所述连接臂通过动力系统与所述发电系统连接,所述鹰式浮体的背部设有受力鳍,所述鹰式浮体上方设有水平滑动组件,所述水平滑动组件设有带动所述受力鳍下压的施力体,所述水平滑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柱滑动连接,本装置既提高了对波浪能的利用效果,也提高了鹰式浮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波浪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鹰式波浪能发电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发电是以波浪的能量为动力生产电能。海洋波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通过某种装置可将波浪的能量转换为机械的、气压的或液压的能量,然后通过传动机构、气轮机、水轮机或油压马达驱动发电机发电,中国波浪能的理论储量为7000万kW左右。现有的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主要是将鹰式浮体进行铰接,依靠波浪能带动鹰式浮体在竖直面方向上下摆动来发电,而波浪来自四面八方大多,当波浪从垂直于鹰式浮体侧面方向来临时,鹰式浮体并不能有效利用该方向的波浪能,大大降低了波浪能的利用效果,同时,该方向的波浪能还会对鹰式浮体的侧面施加压力,长期以往容易造成浮体折断的后果,加大了维修成本,也影响了发电效果。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鹰式波浪能发电模拟装置,既提高了对波浪能的利用效果,也提高了鹰式浮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鹰式波浪能发电模拟装置,包括漂浮框架,所述漂浮框架包括底座、浮力平台和连接柱,所述浮力平台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浮力平台连接,所述漂浮框架中心设有中心舱,所述中心舱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浮力平台连接,所述中心舱内设有发电系统,所述中心舱的外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鹰式浮体,所述鹰式浮体的尾部通过连接臂与所述中心舱铰接,所述连接臂通过动力系统与所述发电系统连接,所述鹰式浮体的背部设有受力鳍,所述鹰式浮体上方设有水平滑动组件,所述水平滑动组件设有带动所述受力鳍下压的施力体,所述水平滑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板、滑轨、复位弹簧和受力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鹰式浮体的上方,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连接柱上,滑动板的两端穿设在所述滑轨内且与所述滑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板与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受力板和滑轨之间,所述施力体均匀分布在所述滑动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受力鳍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弧形鳍。
优选的,所述施力体的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相邻所述施力体的间距大于所述受力鳍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为液压缸,所述发电系统为能量转换系统,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安装在所述中心舱内,所述液压缸安装在所述鹰式浮体下方的底座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臂铰接,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漂浮框架顶部还设有风力发电系统,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机架和风力发电机,所述机架安装在所述浮力平台顶部,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电缆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酶解鱼溶浆生产工艺
- 下一篇:基于条件分布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