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离子迁移管联用的进样装置和进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071.X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李海洋;肖瑶;李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H01J49/1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张玉莹;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迁移 联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离子迁移管联用的进样装置和进样方法,包括VUV灯光电离离子迁移管电离区和采样管。进样方法为:采样管取样后,将含样品的采样管插入离子迁移管电离区,样品在VUV灯光窗前直接热电离,再由循环气体携带经周期性开启的离子门进入迁移区被分离分析。本发明为离子迁移谱检测仪提供了一种液体样品直接热电离分析的高灵敏进样装置,可大大提高目标分析物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子迁移谱分析仪的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样品无需经过进样器直接导入离子迁移管检测器的直接进样装置及进样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分离检测技术,与传统的质谱、色谱仪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结果可靠的特点。离子迁移谱主要由进样器、离子迁移管检测器和PC控制系统组成。样品气体在检测器内电离产生分子离子。离子在电场的驱使下通过周期性开启的离子门进入漂移区。在与逆流的中性漂移气体分子不断碰撞的过程中,由于这些离子在电场中各自迁移速率不同,使得不同的离子得到分离,先后到达收集极被检测。因此通过迁移时间就可确定分析目标物质的存在,而应用峰面积或峰高可确定相应物质的浓度。
进样器是用于多功能离子迁移谱快速检测仪中的必备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进样效率和离子迁移谱的整体性能,现有的离子迁移谱热解析进样器有电机驱动和电磁驱动两种方式,其加热都是通过加热棒温控加热,加热温度属于恒温控制模式,加热时间依据加热棒功率不同,目前使用时间范围10-30min。加热比较慢,而且对于仪器而言能耗比较高。目前已有授权专利201220459129.5,一种用于离子迁移谱的组合式多功能进样器;201210563261.5,一种用于热解析进样的卤素灯进样器;201721139511.7,一种梯度热解析进样器等等。
郑江花等人发明的生物样品快速质谱进样装置(专利号ZL202010719049.8),主要涉及一种生物样品的质谱快速进样装置,具体来说是通过超声悬浮的方式完成质谱分析上样,装置直接置于质谱仪的离子源和大气压接口之间,可以直接完成生物样品的快速质谱分析。该申请通过一个装置和简单对接质谱的使用方法能够大大简化生物样品的质谱分析速度,同时能够减少样品处理的损失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置入容器内,完成样品的短期存储和运输,同时可以实现无污染的多次使用。该申请并非是一种直接进样方法。
李雪力等人发明的一种质谱仪的进样装置(专利号ZL202020809474.1),包括底座、固定件和滴管,所述底座上端面与质谱仪底端连接,所述底座靠近质谱仪进样口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支撑板的插槽,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板一端活动插在插槽内,所述支撑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装配连接件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平行设有两组,所述凹槽内还设有调节杆、吸盘;所述固定件通过支撑杆与顶板连接,所述顶板上端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丝杆的固定板,所述丝杆穿过固定板与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顶板滑动连接。该质谱仪的进样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便于进样的优点。该进样装置不适合分析一些对材料有腐蚀性的样品。
夷增宝等人发明的一种用于气质联用仪器的进样装置(专利号ZL201922376717.7),包括气质联用仪本体,气质联用仪本体的顶端两侧均垂直设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共同焊接设有上顶板,立柱上滑动连接滑动安装板,滑动安装板平行设置在上顶板的下方,且滑动安装板的两侧均被立柱所贯穿,该装置中设置有滑动安装板,滑动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定量管,定量管的容积与检测管的容积相同,在进样时,定量管先竖直向上运动,将定量管内部转满,然后再竖直向下运动,将其内部溶液倒入检测管内,如此往复,相比传统技术,大大提高了检测液体的进样效率,且全程由电动设备控制定量罐装,无需人工,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装置中的复杂组件易于造成样品残留的记忆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常规进样器材料吸附影响精准定量分析、样品检测分析灵敏度不高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