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车库转角防撞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723.8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F16F15/023;F16F15/04;F16F15/08;G08G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毛世燕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车库 转角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车库转角防撞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车库本体,所述车库本体的入口两侧设置有转角防撞组件,所述车库本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背部缓冲组件,所述车库本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车轮固定组件,所述车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组件,通过在转角防撞组件内设置防撞橡胶、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当车辆发生对车库入口的两侧发生碰撞时,防撞橡胶保证车体上的车漆不会发生摩擦,也可以对车体起到缓冲作用,其次,通过第二减震弹簧可以减小车辆撞击的作用力,当撞击力度较大或者发生摩擦时,推杆可以在限位杆上转动,同时第一减震弹簧也可以作用力二次减震,可以起到降低缓解作用力的作用,达到更好的减震和防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车库停车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车库转角防撞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拥有量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为满足汽车的停车需要,地下车库、立体机械车库等相应出现。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停车设备的一种,属特种设备产品之一,具有存取方便,运行经济,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少等特点,是当前应对车辆较多而停车面积较少的一种解决方案;
机械式立体车库占地面积少,建设费用低,无堵车现象。按其结构分为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垂直循环式、简易升降式、多层循环式、巷道堆垛式机械式等。下层车位存车状态下,整条路堵车现象同自然车库;上层车位存、取车,路面不会出现堵车现象,因旋转后的车位直至落到地面仅占2.3米的路面,不影响别的车辆通行。与二层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相比,节约场地建设面积,建设成本较低;但是,由于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出库时,驾驶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不一,容易造成出库偏差,从而容易撞到车库的前侧或后侧;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车库出库防撞导向装置(公开号:CN110306851A),该专利包括车库顶棚、防撞导向机构和一对扭簧,车库顶棚的底端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车库支杆,车库支杆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一限位环,限位环的内壁与车库支杆的周侧面固定连接,防撞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柱体和一对转动环,转动环套接在车库支杆的外侧,一转动环位于一限位环上方且与限位环接触,另一转动环位于另一限位环的下方且与限位环接触。本发明通过防撞导向机构与扭簧的结合使用,当车辆出库时,由于操作不当,将会撞到弹性环,此时弹性环将会带动转动环向外侧转动,此时驾驶人员感觉到撞到物体,从而调整位置重新出库。
对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机械车库转角防撞装置,以此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车库转角防撞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械车库转角防撞装置,包括车库本体,所述车库本体的入口两侧设置有转角防撞组件,所述车库本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背部缓冲组件,所述车库本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车轮固定组件,所述车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组件;
所述车库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内设置有转角防撞组件,所述转角防撞组件包括固定框和防撞连板,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框的内侧滑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若干圆筒固定块,所述限位杆上套接设置有若干第二减震弹簧,所述限位杆上活动安装有若干转动滑块,所述转动滑块上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防撞连板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橡胶,所述防撞连板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与转动滑块分别与推杆的两端铰接;
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圆筒固定块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杆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固定框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滑槽内;
位于所述限位杆两端的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滑块固定连接,位于所述限位杆中部的第二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转动滑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