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玻璃热弯加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079.4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生;黄勇祥;郑建万;支金梁;傅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23 | 分类号: | C03B23/023;C03B27/03;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玻璃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玻璃热弯加工的方法,先将平板玻璃清洗去除杂质和油污,固定在治具中,使玻璃弯曲成预定的形状;然后对治具及玻璃进行预热处理,再将其放入钢化盐浴中进行钢化处理,钢化处理的同时进行完成热弯定型;最后对治具及玻璃进行退火处理,完成平板玻璃的热弯及钢化加工。常规的热弯是单独的一道工序,需要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再将玻璃形成既定形状。本发明在对玻璃进行钢化作业时完成热弯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热能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玻璃热弯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玻璃热弯工艺,需要将玻璃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使玻璃软化,再利用玻璃自身重力或热弯治具施加外力,使玻璃达到预先设计的外形,成型后的热弯玻璃再慢慢冷却,释放残余的应力,使之成为稳定曲面玻璃。热弯制程是一道独立的工序,常规产品往往后面还要再做一道钢化。玻璃软化温度一般在600℃左右,现有热弯一般要加热到此温度进行热弯加工,从玻璃预热到热弯加工再到玻璃退火,一般要在2.5小时以上,能源消耗非常大,热能利用率很低;生产效率也很低,2.5小时完成一炉产品的热弯加工,而后还需要再经过4-8小时的玻璃钢化加工。
另外也有玻璃的弯曲加工通过采用两次钢化和一次镀膜加工完成,两次钢化时间至少需要8小时以上,另外还要增加一道镀膜工序,从产品流程上来看,多了两道工序,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产品良率也会有所下降。该方案加工形成的曲面玻璃,是通过在玻璃二次钢化是两个面的应力差来实现的,两个面应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牺牲了强化玻璃的一定的性能,玻璃在后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玻璃热弯加工的方法,利用在对玻璃进行钢化作业时完成玻璃热弯加工,通过将玻璃装在固定的治具里,使玻璃形成预定的弯曲形状,在对玻璃进行化学钢化作业时,同时完成玻璃的弯曲加工,在退火过程中,稳定其弯曲的形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玻璃热弯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平板玻璃清洗去除杂质和油污,固定在治具中,使玻璃弯曲成预定的形状;
S2、对治具及玻璃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将其放入钢化盐浴中进行钢化处理,钢化处理的同时进行完成热弯定型;
S3、对治具及玻璃进行退火处理,完成平板玻璃的热弯及钢化加工。
进一步地,S1中平板玻璃的厚度在0.2~1.8mm;预定的弯曲角度在3~40°。
进一步地,S2中预热温度为350~420℃,时间为1~3h。
进一步地,S2中钢化温度为380~450℃,时间为1~8℃;钢化盐浴为钾离子的盐熔熔液。
进一步地,S3中退火处理时,温度为250~400℃,时间为0-6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为框架结构,材质为铝合金,其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玻璃两端的卡槽,卡槽竖直设置;一套治具内重复设有多组卡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内卡槽的开口距离为5-15mm,相邻两组卡槽的距离控制在20-35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比传统的热弯、钢化退热工艺,通过采用治具,可以省略热弯步骤,在钢化之前利用治具使其形成一定的弯曲弧度,直接进行钢化处理,钢化的同时利用钢化盐浴对弯曲的玻璃达到一定的定型效果,通过退火进一步强化热弯后的定型效果,完成玻璃的热弯和钢化加工处理。本发明将两道非常复杂和耗时高的工序整合在一道工序内完成,既能满足产品的钢化要求,又能达到玻璃热弯成型的效果;同时产品加工流程减少,提高了产品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光伏新能源观光车
- 下一篇:一种轴流式卧式模型泵验证叶轮性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