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激励用信息共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4098.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0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肖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宝联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176 | 分类号: | G06F16/176;G06F21/60;G06F21/62;G06F21/6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名扬高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8 | 代理人: | 郭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政府 激励 信息 共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激励用信息共享系统,包括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所述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包括数据沟通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服务器和数据解密模块,数据获取单元,门户网站,互动平台,办公平台;本发明能够实现政务信息的共享交换,能够有效实现公民与政府、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业务的协同处理、信息流通和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实现政府业务系统的网络通、数据通和业务通,通过统一分级处理,提高了各个部门间的衔接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政务信息共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激励用信息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泛,政府部门数量大,造成了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系统的复杂繁琐性;并且随着多年的发展,存在大量的相关部门业务的数据,而这些巨大数据存在信息难以共享的问题。使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以及人民与政府之间的业务无法实现协同处理,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重复环节,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治理复杂性的提高,不同的部门之间可能需要协同处理某些业务。
但是,目前政务信息多采用各种独立的系统,不仅各个系统独立而且各系统还分散广泛,各个政府机构之间缺乏联通性和共享性,使得政务系统存在重复建立且政务系统复杂繁琐,无法实现网络通、数据通和业务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业务协同的过程中,如果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会影响整个业务的处理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激励用信息共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激励用信息共享系统,包括:
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所述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包括数据沟通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服务器和数据解密模块;
数据获取单元;
门户网站;
互动平台;
办公平台;
其中,所述门户网站、互动平台和办公平台分别与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获取单元与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之间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数据请求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请求模块用于数据的请求;
其中,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数据的认证,通过系统管理员审批,进行数据的对接。
优选的,还包括:
数据保密单元,所述数据保密单元包括数据加密模块和数据阅读器;
其中,所述数据保密单元与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之间通信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平台监管单元;
其中,所述平台监管单元与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之间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数据信息的存储,避免数据信息的丢失。
优选的,所述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用于实现各个单位的数据汇聚,实现输入信息的转换、关联、切分和聚合。
优选的,所述平台监管单元用于监测数据提供单元、数据所需单元和共享平台的节点是否发生变更事件。
优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数据的认证、请求和获取。
优选的,所述数据保密单元用于提高数据的保密性,通过数据的加密,以及数据阅读器的限制,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宝联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财经大学,未经广州赛宝联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