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696.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少卿;张苗;胡达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双象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3/08;B32B17/02;B32B17/06;B32B15/02;B32B15/18;B32B15/14;B32B17/12;B32B5/02;B32B27/12;B32B27/30;B32B9/00;B32B9/04;C08F120/14 |
代理公司: | 无锡科嘉知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5 | 代理人: | 顾翰林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强 甲基丙烯酸 复合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包括基板和加强层,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若干组连接块,若干组所述连接块均匀的铺设在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加强层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加强层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加强层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其中一组所述加强层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隔音层,另一组所述加强层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隔音层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强层,增加了板材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槽的设计,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板材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
背景技术
复合板一般分为:金属复合板,木材复合板,彩钢复合板,岩棉复合板等等。复合板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材料分层构成的板。例如屋面用的混凝土、泡沫隔热层及表面防水层的三合一板。夹芯板也是复合板的一种,然而市面上各种的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1331983A所公开的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碳酸酯复合板及制备方法,其虽然实现了复合板具有透明度高的特性,同时满足高耐化学性、持久耐用的特点,适用范围广,但是并未解决现有的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还存在的问题:板材的整体强度相对较低,保温隔音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包括基板和加强层,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若干组连接块,若干组所述连接块均匀的铺设在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加强层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加强层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加强层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其中一组所述加强层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隔音层,另一组所述加强层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隔音层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所述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减反光膜层,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所述第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减反光膜层。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包括玻璃纤维板层和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钢丝网层等间距铺设在所述玻璃纤维板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隔音层设置为隔音棉层,所述隔音棉层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微孔。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设置为陶瓷颗粒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设置为1-3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和所述第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反光膜层和所述第二减反光膜层的外表面均设置为光面,所述第一减反光膜层和所述第二减反光膜层的内表面均设置为哑光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反光膜层包括氟化镁层和三氧化二铝层,所述三氧化二铝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减反光膜层的外侧,所述氟化镁层与所述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减反光膜层和所述第二减反光膜层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计选取原料,60-1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6份抗氧化剂、0.1-0.5引发剂、1-3份偶联剂、1-5份抗紫外线剂和0.2-0.4份消泡剂;
S2.原料混合:按重量份计取甲基丙烯酸甲酯、抗氧化剂、引发剂、偶联剂、抗紫外剂及消泡剂混合在一起,并在真空条件下,加热搅拌,使其反应,形成反应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双象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双象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机多点驱动关节道岔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水冷发动机动力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