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渣土转运过程安全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211.6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军;汤兴华;李伟;张京旭;赖珂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农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杭州璞源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渣土 转运 过程 安全 监测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建筑渣土转运过程安全监测装置,包括控制主机以及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用于安装在渣土车上,且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位于渣土车的车尾处,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距离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2m~1.5m。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使得位于渣土车后方10m~20m范围内的人都能被探得,减少了驾驶员的驾驶盲区,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建垃圾清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渣土转运过程安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建设更新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渣土,渣土车是清运建筑渣土的必备工具,同时许多城市严格渣土车只能在夜间上路清运渣土,渣土车由于其驾驶室位置高,存在较大的视野盲区,且夜间视线相对较差,所以渣土车是夜间交通事故高发车辆,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交通事故都是电动自行车的撞到渣土车,而且电动自行车一旦撞到渣土车,电动自行车上的人致死致残率极高。
电动自行车撞上渣土车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在渣土车右转而电动自行车直行(且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较快),渣土车驾驶员没有看到后方的电动自行车而导致右转碾压电动自行车,另一种位于正前方的渣土车右转时而左侧方直行的电动自行车直接撞到渣土车上,由于渣土车较高,电动自行车连人带车直接卷进渣土车的下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渣土转运过程安全监测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渣土转运过程安全监测装置,包括控制主机以及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用于安装在渣土车上,且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位于渣土车的车尾处,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距离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2m~1.5m。
具体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属于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用来感应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的,本监测装置的作用如下,首先夜间视线较差,渣土车司机很难从后视镜看到后方的信息,所以在渣土车的后方设置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这种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的探测距离为10m~20m(具体距离值有功率值决定)左右,当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感应到人时,会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渣土车司机可以知道侧后方或者后方有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人,这样可以提示驾驶员提高注意力,降低车速。将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安装在举一例地面的高度为1.2m~1.5m,因为人骑电动自行车距离地面的高度大致在1.2~1.5m这个范围,所以将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安装在此高度范围内是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感应精度,确保此高度范围内的人都能被感应到。
综上所述,上述装置通过采用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使得位于渣土车后方10m~20m范围内的人都能被探得,减少了驾驶员的驾驶盲区,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可选的,还包括红外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仪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仪安装在渣土车的车尾处,所述红外测距仪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2m~1.5m。
红外测距仪的作用是测定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距离渣土车的距离,因为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只能起到探测是否有人(包括行人以及骑电动自行车的人)的作用,而如果只要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一感应到人就给驾驶员发出警示信息的话,那么驾驶员在行车途中会接收到多次预警,而每一次预警都要提高警惕的话会让驾驶员提高警惕,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单独设置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很容易让驾驶员干导疲劳,所以设置红外测距仪,红外测距仪能够检测物体距离渣土车的距离,所以设置红外测距仪与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协同作用,提高预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具体上述二者的协同如下,首先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感应渣土车后方及侧后方20m范围内是否有人,此时如果红外测距仪测得的在此20m范围内有物体距离渣土车越来越近,则立即发出警示信息,提示渣土车驾驶员有人骑电动行车(包括摩托车、自行车)靠近,如果红外测距仪测得在此20m范围没有物体距离渣土车越来越近,则不发出报警信息,渣土车驾驶员依然照常驾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农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杭州璞源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农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杭州璞源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