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传感技术的人体生理特征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662.8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汭;徐志国;缪佳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205;A61B5/318;A61B5/11;G01C2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传感 技术 人体生理 特征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传感技术的人体生理特征检测系统,包括处理器、电源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运动数据检测模块、电极式心率传感器、蓝牙模块、移动端APP和/或显示屏,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电源接口,所述体温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运动数据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口,所述电极式心率传感器连接所述心率检测模块,所述运动数据检测模块上集成有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本发明能实现对佩戴者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能实现对心电图的分析处理,对常见的心脏疾病有着预防警报功能。有助于佩戴者及时发现身体状况异常,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医用性和低成本性,能让佩戴者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并及时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动态传感技术的人体生理特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偏远地区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等因素正促进着传统医疗方式的变革,移动性和便携式逐步成为影响医疗电子产业的关键。另一方面,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创新的步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进,在快速计算、高精度模数转换和无线网络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医疗电子产品正逐步走向低功耗和微型化。便携医疗电子产品的出现缘起家庭医疗护理趋势的兴起和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增加,电子血压计、血糖仪、数字助听器、电子体温计、穿戴式监护仪、可吞咽电子胶囊等逐渐朝低成本和家用的方向发展,并有和消费类电子设备融合的趋势,其应用日趋普及,前景十分看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传感技术的人体生理特征检测系统,将该系统运用于穿戴式监护设备中,可实现实时对佩戴者的体温、心率、运动数据等人体生理特征数据进行采集及分析处理,并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提醒,从而实现随时随地监测人体生理特征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动态传感技术的人体生理特征检测系统,包括处理器、电源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运动数据检测模块、电极式心率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电源接口,所述体温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运动数据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口,所述电极式心率传感器连接所述心率检测模块,所述运动数据检测模块上集成有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移动客户端,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所述蓝牙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运动数据检测模块采用MPU-60X0芯片设计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心率检测模块采用ADS129x EVM芯片设计实现,所述体温检测模块采用LMT70芯片设计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心率检测模块上设有电压电平转换器,所述电极式心率传感器通过所述电压电平转换器连接所述ADS129x EVM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供电电池和稳压单元,供电电池通过稳压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电源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稳压单元采用REG102NA稳压芯片设计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处理器采用STM32F103系列单片机设计实现,所述蓝牙模块采用HC-05芯片设计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用单片机实现佩戴式的心率检测并在特定的检测冠心病病例方面有更为精确的结果,相对于传统医疗设备,本发明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携带和使用,对于佩戴者的身体健康和监护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较之单纯的便携式心率测量仪,本发明提供的精确测温、精确计步、无线传输、终端显示等功能更为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装配工艺
- 下一篇:双导体传输线定向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