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和氢气制汽油的流化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178.3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一伍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00 | 分类号: | C10G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5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氢气 汽油 流化床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汽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和氢气制汽油的流化床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二氧化碳加压后与氢气在混合器中进行混合;S2、将混合气体加入换热器中进行换热,换热结束后对混合气体进行加热;S3、加热后的混合气体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加氢预处理和加氢精制反应;S4、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产物重新回输到换热器中,之后进入空冷器中;S5、空冷后的反应产物进入反应产物分离罐中;S6、分离的液体进入分馏系统中,进行分馏,产出合格的汽油统一收集;分离的气体通过氢气回收装置进行回收;S7、流化床反应器反应产出的废水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S8、流化床反应器放出的热量由除氧水带走去蒸汽发生器发生蒸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碳和氢气制汽油的流化床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温室气体如CO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汽油是全球用量最大的燃料之一,如果以CO2作为原料生产汽油,将是一种潜在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策略,不仅可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还可减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化石燃料电厂、钢铁企业、大型化工企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如果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存在循环利用,但并未造成良性循环,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在大气中存在积累。此前,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的方式分为化学循环利用途径和生物循环利用途径。化学循环利用途径主要包括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甲烷、甲醇、低碳烃等低碳分子化合物,而生物循环利用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从二氧化碳加氢产物分析,我们的技术通过化学途径转化出新的长链烃类化合物,可称得上二氧化碳循环利用中一种新的化学循环利用形式。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汽油馏分烃过程是放热反应,反应条件相对温和,能耗不会太高。从环保角度来讲,二氧化碳转化利用就是二氧化碳减排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馏分烃可实现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为用途较为广泛的汽油燃料。目前该过程的经济性或许不合适,但在氢气廉价、二氧化碳富集的地方会有应用空间。比如航空母舰的舰艇燃料供应,比如对于海上作业场景。目前海上工业设备大规模燃烧化石能源,排放出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里,造成海水酸化,严重威胁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通过电解海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可以供给海下人员呼吸,而二氧化碳加氢可以生成液体燃料,为相关设备供给能源,形成更好的循环。同时还有利于海水的中性化,改善海洋环境。我相信,该技术能够成为未来新能源领域的一条主要储能渠道。对于面临碳排放隐忧的中国煤化工产业来说,高纯度二氧化碳的富集程度很高。再加上大规模制氢技术的不断进步,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工艺可能是解决煤化工碳排放的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和氢气制汽油的流化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碳和氢气制汽油的流化床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二氧化碳加压后与氢气在混合器中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气体;
S2、将混合气体加入换热器中进行换热,换热结束后对混合气体进行加热;
S3、加热后的混合气体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加氢预处理和加氢精制反应;
S4、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产物重新回输到换热器中,进行换热,之后进入空冷器中;
S5、空冷后的反应产物进入反应产物分离罐中,进行气液分离;
S6、步骤S5中的分离的液体进入分馏系统中,进行分馏,产出合格的汽油统一收集;步骤S5中的分离的气体通过氢气回收装置进行回收;
S7、流化床反应器反应产出的废水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S8、流化床反应器放出的热量由除氧水带走去蒸汽发生器发生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一伍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众一伍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