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电线杆的破碎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010.2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陆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凌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00 | 分类号: | B02C1/00;B02C23/02;B02C23/08;B03C1/02;B21F11/00;B08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仲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电线杆 破碎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电线杆的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的上侧设有动力空间,所述动力空间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设于所述机体内部的第一电机,能够非常轻松的实现对电线杆的破碎操作,同时电线杆能够实现自动的间歇性进给操作,破碎后还能够完成对内部钢筋的切断,并且还能够通过磁选完成对钢筋的分离操作,同时在经过压齿重复的挤压操作后,钢筋上附着的水泥也能够充分的被清理掉,进而使获得的钢筋能够非常的洁净,同时破碎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旧电线杆的破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杆就是架电线的杆,在架空电力输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低压电线杆都为水泥电线杆,这类电线杆在更换下来之后一般会进行破碎与回收利用,但是电线杆的内部存在钢筋,一般的破碎方式对钢筋会比较的难处理,而且钢筋上很容易附着有小块的混凝土,并且钢筋还需要后续的剪切处理等方式来进行钢筋的回收,进而导致回收效率慢,而一些地区甚至直接通过人工敲碎水泥电线杆来进行回收,这显然是费时费力的,。
本发明阐明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电线杆的破碎回收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废旧电线杆的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的上侧设有动力空间,所述动力空间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设于所述机体内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侧滑动抵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移动杆,所述动力空间的前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贯穿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一根固定杆,所述动力空间与所述粉碎腔之间连通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连接腔,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用于破损水泥电线杆的压齿,所述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用于剪切钢筋的剪切板,所述粉碎腔的左壁上铰接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下侧设有用于使所述振动板上下抖动的振动机构,所述粉碎腔的右侧设有排出腔,所述排出腔内设有用于分离水泥与钢筋的分离机构,所述粉碎腔的左侧设有进给腔,所述进给腔的左右壁内贯穿有用于放置所述电线杆的伸入空间,所述进给腔的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电线杆间歇向右侧进给的进给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振动板与所述粉碎腔底壁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粉碎腔的后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抵接与所述振动板下表面的凸轮,所述粉碎腔的前侧设有被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之间带连接有第一皮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出腔下侧的水泥空间以及钢筋空间,所述排出腔的顶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侧动力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转动杆的左侧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启闭所述电磁铁的挤压开关,所述排出腔的顶壁内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滑动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挤压开关挤压抵接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所述第二空间的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进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进给腔左右壁内的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内滑动连接有带齿板,所述带齿板与所述第三空间的右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带齿板的下侧啮合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进给腔前壁上的第四转轴,所述粉碎腔的后侧设有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第四空间,所述第四空间内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带连接有第二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凌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凌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