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纱纺纱装置及冰凉型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9232.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清;万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1H1/18;D01H13/04;D01H13/28;D02G3/04;D02G3/36;D02G3/38;D02G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纱 纺纱 装置 冰凉 复合 纱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冰凉型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包覆纱纺纱装置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以聚乙烯纤维为芯纱,以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或天然纤维为外包纱,将所述芯纱经加捻器加捻并经驱动单元供给后,加捻后的芯纱依次穿过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且所述芯纱沿直线方向供给;将所述外包纱经所述外包纱纱线轴供给后进入引纱器,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通过所述引纱器带动所述外包纱相对所述芯纱旋转并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形成所述冰凉型复合纱线;所述外包纱相对于所述芯纱径向的螺旋角度为30°;形成冰凉型复合纱线过程中,外包纱缠绕于芯纱外部之后,还包括加热定型、收集复合纱线的步骤;加热定型温度为80-100℃;冰凉型复合纱线的捻度为408捻/m、412捻/m、415捻/m、410捻/m;
所述包覆纱纺纱装置包括:
芯纱给料机构,其用于供给芯纱;所述芯纱给料机构包括加捻器和驱动单元,所述加捻器用于为所述芯纱加捻,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加捻器旋转并驱动芯纱的供给;
外包纱给料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一侧表面的多个外包纱纱线轴,所述机架的中央具有沿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一孔道,所述机架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外包纱纱线轴用于供给外包纱,所述外包纱纱线轴绕所述机架的轴线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外包纱伸直机构,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包括引纱器,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引纱器具有多个外包纱导引孔,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的中央具有沿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二孔道;所述引纱器环绕于所述第二孔道外部,所述第一孔道正对所述第二孔道设置,所述芯纱经所述芯纱给料机构供给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外包纱经所述外包纱纱线轴供给后进入所述引纱器,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通过所述引纱器带动所述外包纱相对所述芯纱旋转并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形成包覆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纱为蚕丝纤维、粘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捻后的芯纱的捻系数为2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冰凉型复合纱线的横截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芯纱的横截面的面积占10-70%,所述外包纱的横截面的面积占3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纱与芯纱的加捻捻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纱定型机构,其用于定型所述包覆纱;所述引纱器与包覆纱定型机构之间设有集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纤维收集机构,其用于牵伸并收集所述包覆纱。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冰凉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纱及多根外包纱,所述芯纱为聚乙烯纤维为芯纱,所述外包纱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或天然纤维,多根外包纱螺旋缠绕于芯纱的外部,外包纱与芯纱的轴线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2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