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钛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9195.3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4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孔见;魏志祥;汪奇鹏;陈新胜;朱瑞;张子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1/04;B22F3/105;B22F3/10;B22F10/28;B23K9/167;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制造 钛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钛合金,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Al:3.0~3.5%,Fe:2.0%~2.5%,Si:0.1~0.3%,V:2.5%~3.0%,O:0.07%~0.1%,C≤0.06%,Cr≤0.03%,Cu≤0.015%,Mn≤0.03%,余量为Ti。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得到适合于增材制造的钛合金,制成丝材或粉末后增材制造后获得的增材体室温抗拉强度为1081~1154 MPa,室温屈服强度为998~1051 MPa,断后伸长率为17.9~25.4%,该合金除增材制造的成型性较好外,还可在流动氩气下进行丝材增材制造,并且对粉末增材制造的保护气氛要求不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钛合金。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零件成型方法,主要基于离散累积的成型理念。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的方法相比,减少了机械加工的部分,降低机械加工中材料废料的产生,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降低了产品的投资风险。钛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良好的耐蚀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因此,钛及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化学工业、医疗工程和体育用具等行业。目前,应用于增材制造领域的钛合金,其成分对增材过程中保护气氛极其敏感,需严格控制增材过程中的保护气氛,极大的降低增材制备试样生产率。
α+β钛合金广泛应用于增材制造,例如TC4钛合金,但是TC4钛合金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对O极其敏感,增材环境稍有偏差,增材制造的TC4钛合金样件的氧含量就会增加,其室温延伸率就会低于10%,使增材构件安全性大幅度降低。特别是当TC4钛合金使用丝材电弧增材制造时,保护气氛往往为流动氩气,O在增材后均会增加,这导致增材TC4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大幅度降低,因此需发明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α+β两相钛合金,在性能于TC4钛合金相当或更优的情况下,对O的敏感性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普通钛合金的增材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Ti-3Al-2Fe-3V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钛合金,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Al:3.0~3.5%,Fe:2.0%~2.5%,Si:0.1~0.3%,V:2.5%~3.0%,O:0.07%~0.1%,C≤0.06%,Cr≤0.03%,Cu≤0.015%,Mn≤0.03%,余量为Ti。
上述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0.8~1.2mm的钛合金丝材使用TIG(钨极氩弧焊)增材制造的方法在流动气氛下制备钛合金块体,设置送丝速度为3~5m/min,焊接速度为20~40cm/min,焊接电流为95~105A,在基板上增材制造所述钛合金的块体试样,块体每一层焊道与下一层焊道垂直。
本发明还提供了了另一种增材制造的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直径为15~53μm的钛合金粉末用于激光选区熔化制备块体,设置激光功率为350~400W,选择光斑直径为130μm的岛扫描,扫描速度为1400~1800mm/s,扫描间距为60~80μm,在基板上增材制造出所述钛合金的块体试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改进了钛合金成分配比,可适用于增材制造,其增材制造的样品在平行于基板方向的室温抗拉强度为1098~1154MPa,室温屈服强度为1002~1051MPa,断后伸长率为17.9~24.6%,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拉强度为1081~1146MPa,屈服强度为998~1042MPa,断后伸长率为18.9~25.4%。总之,该成分钛合金增材制造出的样品成型性较好,且在流动氩气保护下依旧保持良好的强度和塑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