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便携式紫外测油装置及测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8244.1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峰;马云;王韦;赵晓楠;于海洋;邹来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昂林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01;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4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便携式 紫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便携式紫外测油装置及测油方法,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采用现行标准HJ 970‑2018,可实现自动测量水样体积、自动添加试剂、自动萃取、自动转移、自动分离、自动紫外测量、自动排放清洗、自动计算水中石油类含量并形成测试报告,整个测量过程实现完全自动化。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自动测油方法避免了有害试剂对人体的伤害,减少了劳动强度,减小了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密度和工作效率,整个装置可安装于拉杆行李箱内,在有紧急污染事故时,装置便于携带,可很快到达现场并迅速自动完成测量,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的便携式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中油类污染比较广泛,石油类的监测尤其重要,我国现有测量地表水中石油类的方法为紫外分光光度法,要用到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一些前处理装置,这些设备都比较复杂,无法带到现场测量,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只能将水样带回实验室测量,这就错过了及时追查污染物来源的时机。在实验室测量水中石油类,首先需要用分液漏斗进行手工萃取,再经分层、转移、去除动植物油类等过程,操作人员都要接触有害的萃取试剂,无法避免。并且,由于人工操作的不一致性,测量的精密度也较差。已有的紫外分光光度计,都不能自动加试剂、也不能自动萃取和分离,还需要人工操作,仍然需要接触有毒害的试剂。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即需要有全自动的方法代替现有的手工操作,又要有能够方便及时带到现场的测量仪器和水样前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的装置,即可以将全套设备安装于一个拉杆箱内,方便带到现场使用,又能对水样进行自动前处理、自动转移测量,可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实现现场方便自动化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便携式紫外测油装置,将紫外分光光度计改装,在保证光路的前提下,缩小仪器体积,实现便携式的拉杆箱安装。试剂转移装置、自动萃取装置、分离装置、硅酸镁柱和控制系统等均安装于箱内;溶液转移装置由注射泵通过多通阀与试剂、萃取装置、紫外光度计相连。自动萃取装置通过搅拌或振荡萃取水样中的油类,分离装置将萃取后的混合溶液导入直径较小的容器,使萃取液的液层高度增加,便于分离。硅酸镁柱可吸附萃取液中的动植物油,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萃取液的吸光度,并计算石油类浓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装置的自动运行,装置可用蓄电池电源、车载电源和室内电源,整个装置能安装于拉杆箱内便于携带。
可选的,所述多通阀为一个中心口、多个出口的电磁阀,也可用多个单通电磁阀或三通电磁阀代替。
可选的,所述注射泵为带有电机驱动的自动注射器,或计量泵,都要与控制系统连接。
可选的,所述注射泵连接于多通阀的中心接口,多通阀其它口可连接萃取试剂、自动萃取装置、分离装置、紫外分光光度计、标准样品瓶或废液瓶。
可选的,所述自动萃取装置包括萃取瓶和自动萃取器,所述自动萃取器用于将所述萃取瓶中的样品与萃取试剂混合,可用带搅拌桨的搅拌电机、带搅拌子的磁搅拌电机;萃取瓶可以是专用瓶,也可以是装水样的采样瓶。
可选的,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在225nm波长处测量萃取溶液的吸光度,也可调整其它测量波长。
同时,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上述全自动便携式紫外测油装置的测油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自动萃取装置放在装水样的容器中,开始自动运行。
步骤二:注射器通过多通阀自动抽取一定体积的萃取试剂,注入到自动萃取装置中;
步骤三:自动萃取装置自动搅拌,将萃取瓶中的样品与萃取试剂充分混合萃取,然后静止分层,由于萃取试剂的比重较小,浮在水的上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昂林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昂林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