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修复用临时加固支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8045.0 | 申请日: | 202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挺优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5/04;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锦明智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503 | 代理人: | 孙艾明 |
地址: | 241081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修复 临时 加固 支撑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用临时加固支撑设备,包括古建筑支撑柱,还包括:平板车,具有一对,两个平板车间隔且对称设置,两个平板车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平板车移动的拉杆;支撑机构,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平板车上;平移支撑机构,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平板车上;升降机构,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平移支撑机构的工作端;固定机构,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升降机构的工作端;其中,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有能够与古建筑支撑柱外部接触的弧形切口,本技术方案能够快速的将需要修复的古建筑支撑柱进行临时固定,提高修复过程中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用临时加固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古建筑木结构的主要由榫卯连接,典型的即为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身做成卯口形式,这种连接节点具有刚柔并济的作用,结合我国古建筑木结构体系自身,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和耗能能力;然而由于外界因素作用(地震、台风、环境温湿度等)和木材自身缺陷等原因,在榫卯节点部位发生挤压变形后,榫和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变形,这就使得榫卯节点逐渐变得松动、榫和卯之间空隙加大,更甚者出现局部拔榫、节点松脱等现象。因此需要对损坏较重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古建筑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将旧的结构件取下并用新的结构件替换,由于有些结构件为承重件,如支撑柱,在更换时原有结构失去支撑容易造成古建筑稳定性降低,影响古建筑修复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古建筑修复用临时加固支撑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用临时加固支撑设备,本技术方案能够快速的将需要修复的古建筑支撑柱进行临时固定,提高修复过程中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古建筑修复用临时加固支撑设备,包括古建筑支撑柱,还包括:
平板车,具有一对,两个平板车间隔且对称设置,两个平板车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平板车移动的拉杆;
支撑机构,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平板车上;
平移支撑机构,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平板车上;
升降机构,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平移支撑机构的工作端;
固定机构,具有一对, 分别设置在每个升降机构的工作端;
其中,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有:
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有能够与古建筑支撑柱外部接触的弧形切口。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
螺纹套,具有一对,对称设置在平板车的边侧两端;
第一螺杆,具有一对,分别呈竖直设置在每个螺纹套的内圈,每个第一螺杆均与每个螺纹套螺纹连接;
稳定板,具有一对,分别呈水平设置在每个第一螺杆的底部;
防滑层,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稳定板的底部;
第一锁定螺帽,具有一对,分别设置于第一螺杆的上端,每个第一锁定螺帽的底部均能够与每个螺纹套的顶部抵接设置,每个第一锁定螺帽均与每个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第一转盘,具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每个第一螺杆的顶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平移支撑机构均包括:
底部平板,呈水平安装在平板车的顶部;
平移板,呈水平位于底部平板的正上方;
第一滑轨,具有一对,平行设置在底部平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平移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能够在每个第一滑轨滑动的第一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挺优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挺优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射电镜样品中心位置的调节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菜品销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