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气调节阀的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6905.7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博;汤玉林;杨永强;裴晨曦;张训国;陈井刚;牛禄;周伟华;刘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46/64 | 分类号: | B01D46/64;B01D46/24;F16K5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 调节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调节阀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外壳、过滤内筒、过滤外筒以及密封垫圈。过滤外筒与过滤内筒之间依靠密封垫圈维持密封,过滤内筒、过滤外筒以及密封垫圈整体与过滤外壳通过螺纹固联,构成过滤装置。依靠过滤内筒、过滤外筒的燃气通道外形尺寸和布局设计,控制燃气通流方向和流道面积,实现燃气的有效过滤;通过选取具备耐高温高压特点、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加工过滤装置,保证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结构可靠、稳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装置以其轻小型、快响应、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发动机的执行机构中得以广泛应用。工程应用中,阀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尤为关键,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燃气调节阀大多工作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依照指令控制高温燃气的通断以满足发动机的性能需求,一直以来高温高压燃气的清洁程度均是燃气调节阀系统高效可靠工作的关键影响因素。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高温高压燃气的清洁程度主要决定于燃气发生器,具体原因在于为提高燃气能量,向燃气发生剂内添加的金属颗粒以及燃气发生剂自身包覆套、绝热层经高温高压燃气冲刷烧蚀后产生的残渣,随着燃烧的进行,均会混入到燃气中,随即进入燃气调节阀系统中,影响阀门可靠工作。
目前解决高温高压燃气清洁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实现可清洁燃气发生器,但由于燃气发生器自身状况,燃气发生剂周边绝热层是必需的,依照实际需求及燃气发生剂装填方式,决定燃气发生剂是否添加金属颗粒以及包覆套状况,实现自清洁燃气发生器仍存在关键技术亟待突破。针对此状况,需要提出一种用于燃气调节阀的过滤装置,清洁高温燃气,保证燃气调节阀可靠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燃气发生器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易带有残渣,进入燃气调节阀内部,可造成阀门内部组件划伤、破损,严重时会导致阀门执行机构卡死,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气清洁且具备耐高温高压条件、结构可靠等特点的燃气过滤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燃气调节阀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外壳、过滤内筒、过滤外筒以及密封垫圈;
过滤内筒一端端面封闭并在侧壁面设置出口燃气通道,另一端端面开口并在侧壁面设置入口燃气通道,沿中心轴设置中心孔;过滤外筒封口端的侧壁上设置燃气通道;过滤内筒的开口端插入过滤外筒中,过滤外筒与过滤内筒之间通过密封垫圈密封,过滤内筒、过滤外筒以及密封垫圈安装在过滤外壳中;过滤内筒中部的环状凸起结构与过滤外壳内壁上的台阶面相贴合,过滤内筒封口端与过滤外壳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过滤外筒的材料为钼钛锆金属材料。
过滤内筒的材料为钛合金TC4金属材料。
过滤外筒燃气通道、过滤内筒入口燃气通道以及过滤内筒出口燃气通道采用圆形通孔或其他形状的燃气通道,依据燃气实际流量设置若干圈,每圈上的燃气通道均匀分布。
过滤外筒的燃气通道直径大于过滤内筒入口燃气通道直径,过滤内筒入口燃气通道直径大于过滤内筒出口燃气通道直径。
一种用于燃气调节阀的过滤装置,布置在燃气调节阀燃气入口处,燃气依次通过过滤外筒的燃气通道、过滤内筒的入口燃气通道和过滤内筒的出口燃气通道,最终流入燃气调节阀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气调节阀的过滤装置,采用三次过滤手段,通过燃气通道的布局保证燃气最大的过滤效果,通过过滤装置材料的选取保证其承受高温高压工况,使得过滤装置保证燃气清洁外还具备耐高温高压条件、结构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燃气调节阀的过滤装置整体结构剖视图。
1-过滤外壳、2-过滤内筒、3-密封垫圈、4-过滤外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